书看迷

书看迷>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 > 第一六二章(第1页)

第一六二章(第1页)

【周忱,1381年生,江西吉水人,永乐2年进士。曾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性理大全》。虽说明史称“忱有经世才,浮沉郎署二十年,人无知者,独夏原吉奇之。”

但是,他在永乐朝的吏部名薄下是被特别标注了“留著别用”。朱棣已经get到了这张特殊人才卡了。】

朱棣一听,快活了,竟失声说:

"这竟是我抽的卡?是我那贫瘠的卡池,刮出来的?"

但大家是很严谨的:“可是你永乐朝22年,而那周忱,永乐二年进士,不是相当于在你永乐朝,宦海沉浮二十年,一日未得用?"

【永乐元年,夏原吉被朱棣派去苏松等地治水,这是表层逻辑。底层逻辑是借着治水摸江南核心地区的底。

宣德元年,朱瞻基也干了一模一样的事。苏、松、嘉、湖“未知雨肠”,夏原吉,你派人去看看吧!

朱棣要解决内战后的巨大创伤,要去瞅瞅。朱瞻基自然是为了税粮问题。】

老朱道:“表里为辅,这表层逻辑,也是很重要的。治水,赈灾,不好好治,遗患无穷。像当初我派去赈灾的户部主事赵乾,他就坐视水灾蔓延六个月之久,见死不救,罪不胜诛!"

老朱重重一哼。

"这种人,杀他都不解恨!"

这还用老朱说!朱棣可是没啥家底的那个,他老珍惜自己的夏原吉了。

【除了户部系统派人,他又令大理寺卿胡概、叶春前往江南视察,并镇压“土豪欺压小民者”。胡概等人处死了不少粮长、豪民。理所当然的,他遭到了江南地主阶级的报复。】

朱棣惋惜道:"这杀得还是不够多啊!若是够多,我那好圣孙,也就和我一个名声了。"大家:"……"

不是说你那圣孙是蛐蛐天子吗?听着,也不像有多好名声的样子。

【宣德2年,都察院弹劾他作威作福,发兵护送,纵兵扰民。彼时的都察院掌院兼左都御史的刘观(后来甚至是太子少保),原本是嘉兴知府,在任期间和儿子刘福多次受贿。

等他当了都御史,就成了朝中的江南黑恶势力保护伞。杀人放火、抢夺妻女、侵占良田之类的违法犯罪行为全都可以逃脱。

这群团伙光被宣宗揪出来的,就还有1个刑部侍郎,2个御史,2个低阶办事官。

刘观是宣德3年9月事发的,事发时,向来很闭嘴惊艳的蹇义都要求惩处,等到下狱,还"公议称快”。

估计宣宗早就在收集证据了,也很可能就是为了江南税粮才盯上了他。】

大家掐指一算。

老朱很快甩锅:"这刘观,后来能当太子少保,少不了你的提拔吧!"朱棣:"?"

朱棣也算了算,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反驳。因为这刘观,现在确实没听过。严谨的算,未来老爹也是有可能提拔这刘观的。

但算了。

最孝顺的他,决定不说!

【宣德3年7月,心里有小本本的朱瞻基宽宥了胡概,又在12月派锦衣卫随他同赴江南。宣德9年,胡概被土豪诬告,受贿黄金百两。

怎么说呢,up一向不认同妖魔化明初的“文官集团”,胡概、刘观的事情就看得出,文官集团内部站队也是不同的。

宣德5年,朱瞻基令吏部选官,用整整9名有清廉之名的京官一口气替换了苏州、松江、常州、吉安、温州等地的知府。

紧接着,又选出了5名派往全国各地总督税粮的“巡抚”,这五人里,有一个人的名字如雷贯耳,那就是被升任为兵部侍郎的于谦!

不过,深受三杨赏识的他,彼时负责的仅是河南、山西、北直隶、山东。】

大家听到了叫人欣慰的名字。心中,不禁也感觉到不少安全感,便议论纷纷:

"宣宗也是个好眼神的。"

“都已经给于谦升到了兵部侍郎了呢。”

“之前光幕还说了,山西河南的官吏百姓,数千人伏阙上书请求他留下呢,想就是这时候的事情吧。'

老朱最是喜欢这种类似话本的里的故事情节了,不禁欣慰又遗憾:

“可惜,那于谦还是太小了,否则,咱也可以赐他一柄剑,上斩贪官,下慰百姓。在咱这一朝,他能斩的贪官,肯定比咱重孙子,多得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