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直之子扶灵离开雒阳后,此事的风波依旧未能停息。南宫门口三百米外,隔着护城河每日都有按时来跪请的太学学子。朝中亦有为遗谏而上奏之臣,城中百姓也议论纷纷。
汉灵帝因此颜面大失,身为帝王因为修个园子逼死大臣,往上数多少代这都是昏君的行径。迫不得已,只得下令暂缓修葺,等风波过后再说。
然而园子是不修了,但卖官鬻爵的生意照旧。三公(司徒、司空、太尉)标价一千万钱,廷尉崔烈通过汉灵帝刘宏的傅母程夫人,只花费五百万钱就买来司徒一职。
身为少有英称的冀州名士,历位卿守,结果居然为求升官而买官,士人为之哗然。太学中,一时间对崔烈的声讨唾弃如山洪暴发般倾泻而下,崔烈身上的铜臭味儿是跳进洛河也洗刷不掉。
韩珏关注的不是崔烈的名声是何等的臭不可闻,再被人指指点点那也是位列三公,大权在握。名声这东西,在太平盛世也许值钱,乱世中应该还是权柄在握更实在。
既然百官之主能卖官,那是不是人人都可以买呢?她顶替亡兄之名虚报两岁算虚岁也不过才十四岁,年纪太小。而表兄牛金已经十八,再过两年便是弱冠之年,要不考虑攒钱给他买个县令当当?
想到这里,韩珏打算先去了解了解行情,看看是怎么个买卖方式。经过打听得知,原来在宫苑西园开设邸舍行卖官之事,还有负责此事的专门机构名为卖官署。
其实卖官鬻爵之事,历代皆有,并非东汉独创。早在《管子》中就记载着卖官的相关事宜,如秦始皇遇蝗灾,向富户征粮:“捐粮换爵位”,汉景帝发布“犯罪者捐粮赎罪”。但前朝所卖皆为爵位,也就只能达到个免除徭役兵役的实用目的。
而汉灵帝刘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卖官鬻爵,将卖官公开化、制度化的皇帝。在他这里,不仅按秩标价还需竞拍,直接变成了产业化的买卖。
回去之后,她问道:“表兄想不想做官?”
“?”牛金满脸问号,不知为何突然有此一问?虽然他读书少,但也知道为官的途径莫过于有人举荐或被征辟。这不是想与不想的问题,想了也无用。
韩珏说道:“听说西园可以买官,咱们去看看是否可行。”
买官?牛金也有耳闻,据说太尉崔烈花了五百万钱,真有钱!
他说道:“这是坏名声的事。”
没有想到牛金也如此在乎声誉,韩珏皱眉,“表兄以为名声是什么?若是有人买官之后为民众行善事,可算的上是好官吗?”
大汉为官的途径就那么两条,现在汉灵帝开创了第三条路。诚然,如果官职可以买卖,不论是商贾还是平民,也不管白丁还是鸿儒,只要有钱就可以买个一官半职。等到了任上,羊毛出在羊身上,再去拼命搜刮,可想而知必定是掘地三尺的压榨百姓。
但她给牛金买官,并不是想要以此搜刮民脂民膏,只是想提前选备一处好的栖身之所。如果她能为官,胸中抱负必然是造福一方。来自于后世,脑海中有那么所见所闻,想要革新之处太多太多,列个清单都能装满一箩筐。
“珏郎是心善之人,我自是相信。然人言可畏,又如何堵得住天下悠悠众口?”
牛金知道自来到雒阳以后表弟的心思大都放在商贾之事上,难道是抱着赚钱买官的心思?
“为何要堵,做事只求问心无愧即可。”韩珏略带失望的摇摇头,“表兄既是不愿,那便罢,不过我还是想去看看。”
“给我买?!”
牛金这才听明白,难道是给自己买官?他瞪大眼睛问道:“这是为何?”
虽然年长几岁,但他真的搞不明白表弟的想法,不知道某些话到底是何深意。
现在韩珏不会跟牛金说数年之后天下大乱,所以要早做准备。只是淡淡的解释了一句,“为官一方,可保一方百姓亦可保全自身。”
有官职在身便利配置兵器铠甲,大汉不禁平民持有刀枪弓箭,但禁止私藏铠甲。某些世家大户的部曲也许配备有铠甲,但都不可能放在明面上,至少黄巾之乱时韩氏的部曲没有披挂带甲。
“可、可我不懂为官之道,如何能为?”
懒得理会牛金,韩珏心累,不懂可以学啊!瞥了他一眼,不想再多费口舌。牛金心中瑟瑟,想多问几句又不知如何开口。绷着脸跟在后面,心道表弟是觉得自己蠢钝不堪?
苑囿西承明门内御道以北,东-->>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