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红烧肉,没有地道江南红烧肉那么甜,但是绝对够咸,是偏北方口味的那种。
一群人吃饭也没闲着,大家都是老家的人,聊得话题都十分轻松,谁家老卒又得了个儿子,谁家的生了个女儿,两家有意结个娃娃亲。
“娃娃亲要不得,万一孩子长大了,只有兄妹之情而无恋爱之意,可怎么办?还无法解决了,婚姻大事,大家都要慎重考虑。”温润反对这种娃娃亲,这帮孩子都要一起长大的,万一都处出来感情了,可怎么办?
都兄弟姐妹,要真的结为夫妻,那感情也不对啊。
一坑就坑了两个人。
“是啊,别人也这么说,他们后来就没办成娃娃亲。”杨大叔道:“还有一些孩子在县城上学,其实他们更多的是想外出看看,要说教学,还是咱们村儿的好。”
“对了,陆通神医他们家的大女婿要来看你,消息已经送来了,估计这几天就到。”张大爷告诉温润:“这些年啊,多亏了陆通神医在这边,我们这群老东西,才能活的这么滋润。”
“没事儿,我也想见一见我这个义兄。”温润还记得,自己用了南宫易的令牌,才保住了所有人的命,更拖延了时间,最后得救。
就是他比较可惜的是,此事牵连到了南宫易,可能让他在道上的名誉,受到了损失。
他是知道的,南宫易如今正在漂白自家,南宫家横跨黑白两道,正是转型的时候,温润要不是迫不得已,也不会用他给的令牌。
现在还不知道南宫易怎么样了呢。
吃过了饭之后,好多人都没有离开,而是坐在一起,品茶,聊天,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儿。
温润也尽量打听老家的情况,希望最快了解老家的一些人事。
杨大叔家的三个小子都成亲了,孙子都上了学堂:“如今我家是没遗憾了,要说你婶子的心愿啊,就是想有几个孙女儿,三个儿媳妇给生的都是孙子。”
老杨家阳盛阴衰,杨大婶子就想要个贴心的孙女儿,还说谁给她生个孙女儿,就给孙女儿包办嫁妆。
“孙子都有了,孙女儿也会有的嘛!”温润呲了呲牙。
另外又有老倪家,他们家是除了老王家之外,最早当了小武官的人家,如今他们家的几个孩子,不是考了举人进士,就是在大营里头担任了重要的职位。
“如今老倪家可了不得了,原来他们家穷的嘎嘎响,老倪家的老三一直没成家,没钱说媳妇儿啊,后来家里起来了,倪老三都快三十了,想找个年纪大点的寡妇,成个家也能让老倪家另外的哥俩儿安心,结果老倪家起来的太快了,后来那个老倪家的孩子,不是当了个大官儿吗?特意在军中,找了个同袍的姑姑,给他三叔牵线搭桥,最后还真成了,原来那同袍的姑姑,因为守孝的关系,耽误了青春,都二十五了还没找人家,正好跟倪老三年纪差不多,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呢。”
“老倪家占了大便宜,老倪家的大小子,特意给他三叔置办的宅院,下的聘礼,哎呦喂,比亲儿子都孝顺!”
“还有那老刘家,以前做豆腐的那家,现在盖了个豆腐坊,咱们这儿的豆腐,还是他们家提供,大把大把的赚钱,以前还出去卖豆腐,现在么,就在家卖,什么时候去,都有豆腐可以买,咱们这儿的人多,消耗的也多。”
“听说老张家的大闺女,被府城来的一个学子看上了,这几天正在积极地准备提亲,也不知道老张家能不能答应。”
“老张家的闺女,不是跟老金家的三小子看对了眼儿吗?怎么会答应府城的学子?”
“不是啊,我听说老张家的大闺女,谁都没看上,听说是想找个当官的,直接当官太太。”
温润还记得老张家的大闺女,那个孩子在上女学堂的时候,就很爱学习,后来也的确是学得不错,管家理账都有一手,主要是她身体不错,长得偏胖一些,是老人家眼中的好孩子,宜生养的那种。
“老金家的二闺女,跟府城华家油坊的大少爷定了亲,据说华家油坊可是给了一千两银子的聘礼呢,更有很多好东西。老金家的二闺女,就是喜欢钱,听说谈好了,要是进了门,就先管家,说的也是,华家油坊的那位大少爷,不是个管账的人,他只需要好好读书就可以了,将来啊,就算不当官,当个名人雅士也行啊!”
温润听得悠然心安,莲花坳发展的不错,不只是日子,还有孩子们的亲事,老金家他知道,一起那也是个穷人家,他们家三个闺女,两个儿子,大概是家里穷苦过,所以老金家的二闺女,在意的是钱财,就没找个未来才有出息的人,而是找了个如今身家丰厚的商人家。
华家油坊经营了三代之久,好不容这一代,只有一个独苗苗,那就是华大少爷,还是一个读书的种子。
所以华家要找一个善于经营的女主人。
老金家的二闺女正合适,出身好,莲花坳如今的未婚男女可值钱了,不少人家愿意跟他们结亲,毕竟莲花坳今时不同往日啦。
说起来,这些少年男女,都算是温润的学生,再攀高一点儿,都是太子殿下的学长学姐。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