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尘途雕弓落 > 第261章 浮云无定任春风(第2页)

第261章 浮云无定任春风(第2页)

“横幼璋可不是个好脾气之人!”

宗淑闻言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宗世衡啊宗世衡,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为何这杨永节不待见横玮,却对惟公小心谨慎,恭敬无以复加?!

那时节惟公虽然调离启封府,却也是一路高升,更何况启封府都是惟公的故吏,若是横幼璋有所求,拿捏一个杨永训又有何难?只怕惟公还是手下留情,否则这杨永训只怕再无翻身之日!

只怕杨贵妃也知晓什么人惹得起,什么人还是莫要招惹的好!

宗淑想到这里急忙转变话题,笑道,

“这也是阳先生作茧自缚,若非移桥案中横生枝节,惟公您当依旧稳坐启封府,他又何必遭此祸事!”

“小小年纪,倒是什么故事都知晓,令尊的学问向来讲究学以致用,看来不只是致用,还要用的恰到好处哩!”

虽然移桥案的结案还在阳攸被诬告案结案之后,但是移桥案却是一桩缠绵日久的麻烦官司。说起来不过是一件中央与地方职权纠缠惹出的闹剧,但是事态就是在无数人手里传来传去而逐渐失控。

庆康三年四月,当时汴水水位漫涨,其余支流也都水涨船高,于是祥符县内邻近开封县的一座土桥便成了隐患,因为往来纲船,尤其是运送粮食的纲船便有可能撞上土桥而倾覆,当时巡查漕运的启封府催纲官员便上报府里知悉此事,那时权知启封府事的便是承守真,以这位肃直大臣的性情即刻便派遣启封府下属的开封县主簿、祥符县知县前往核查情况,据实勘查后认为情况属实,应该移动土桥,若是到此为止,也不过是启封府内一桩小事罢了。

然而这时候就有人跳了出来,此人乃是土桥旁边屋舍的主人,也是当地有名的仕宦人家,算起来还是前朝涞阴畈坂慎氏,如今已然是大晟显赫世家,当然他这一支乃是小宗,可算起来也算是宗氏的同乡,这等出身人家当然不愿意自家宅院牵连受损,于是便找到都官员外郎说清,这都官员外郎拿了他的好处,也是愿意办事的,更是找到了时任三司使的理尧夫,这理尧夫可不是一般人物,此人父亲与叔父才是应天书院真正的奠基人,因为正是这二位在太丘县学基础上,其父作为当时的知县筹集资金进行了扩建,其叔父则履职应天府更是将这书院学风草创出来,而他的叔父正是如今揆相理太初的父亲,至于理尧夫本人也是才俊之士,更与士悦、横玮、阳攸交好,此公去岁才仙去,只看阳攸为其撰写的墓志铭便可见彼此交情。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与其弟纯臣相友爱,世称孝悌者言理氏。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如此赞美,阳攸可是不轻易能写下来的。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名臣,在这件事情上却摔了跟头,其实他是半点好处也不曾拿了,只是这都官员外郎巧舌如簧,只说是启封府借着此事,要开始拿捏地方士人了,这才让理尧夫动了心思,原来庆康一月,承守真就任启封府,三月就将占了御河河道僭建池榭的宣宗宠妃青氏之叔父宅院给强扒了,可谓大快人心,但是理尧夫却以为承守真这是没过瘾,又打算折腾地方了。他也算是新政同党中人,只怕承守真无意间树敌过多,于是便命户部判官以移动土桥是枉费官钱的调子,去阻拦此事,即所谓“此祥符桥建成,仅三十年,今忽议徙故处,动费官钱不赀,怠不可行。”。

若说为何这位三司使不直接找承守真说明此事呢?便是这位面对惟公也有些犯怵,实在怕铁面无私的惟公让他下不来台,索性公事公办,一切都按着流程处理好了。

但是等这位户部判官磨磨蹭蹭的赶过去,已经是五月下旬了,土桥那里都拆了大半了,按着启封府的规划必须赶在六月中汛期前拆完的,于是两边便僵持住了,一个是以上司指示马首是瞻,坚决不许继续拆,一个以百姓安危为己任,非拆不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理尧夫又委派提点在京仓草场官员前往查看详情。此人本来就是三司一条线上的官员,根据查看结果,当然建议不用移桥,只要拓宽河道分流,就可以解决问题;况且桥下有许多官私房屋,动迁过程花费浩大,实在是无端的开支,而理尧夫便以此为依据竟直接上书奏请朝廷按此办理。

于是闹到了五月底,朝廷的相公们都被这封奏疏惊动了,于是又派了一位殿中丞前来查看,严令土桥不得拆除。到了这个时候,权知开封府承守真已经不认为这是一件简单的部门间权责交叉导致的僵局了,一封奏疏便以请托舞弊将三司使在内相关人等都弹劾了。

宣宗那时候已经身子骨不利索了,于是皇后代行职权,命监察御史前往调查,若是换个别人也就罢了,而问题就出在这个理砺身上。

原来这理砺竟与理尧夫的父亲名讳相同,理尧夫毕竟是显官,于是翰林院中便有人帮着带话,希望理砺改名,几次三番,软的不行甚至还威严恫吓,理砺这等能出任监察御史之人的脾性岂是好拿捏得?早已经在心里衔恨理尧夫了,如今总算逮住机会,如何还能放过?

于是六月初三到达现场,六月十五日便上书朝廷公布了调查结果,

便是始作俑者慎某不过是区区卫尉寺卿,竟然勾结都官员外郎阻挠公事,而这都官员外郎乃是理尧夫的同年好友,而这理尧夫因此偏听偏信,竟然几次三番徇私枉法,据查这都官员外郎昔日租住慎某房舍,其租金明显大幅度低于市价,可见二人乃是利益往来,至于户部判官、提点在京仓草场、殿中丞都是慑于三司使权威,于是为虎作伥,置国计民生于不顾,更何况若是粮纲因此断绝,只怕京畿动荡,朝野惶恐!

彼时的皇后还不是日后的慈圣太后,哪里想的那么通透,于是在宣宗首肯下,六月十八日便做了裁决!

权三司使理尧夫罚铜七斤,折抵杖七十,权户部副使、祥符县知县杜衍、开封县主簿、催纲等人罚铜六斤,折抵杖六十,但都以“公罪”论处;

户部判官罚铜七斤,提点在京仓草场罚铜十斤,折抵杖一百,都官员外郎追一官,慎某也有官职在身,因此也被追一官、罚铜十斤,但他们都按照“私罪”处理,也都是重判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