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
张良咀嚼着这两字,面露异样道:“这也包括我吗?”
“自然包括。”嵇恒道:“历史是很拥挤的,大部份人都没有资格出现在上面,出现在上面的人,也大多只有寥寥数笔,语焉不详。”
“世人真正知晓的。”
“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完整过往跟经历,仅仅是一些只言片语,而这也将是天下对此人最普遍的认识。”
“在大秦不少官员心中,你的确是罄竹难书,罪孽深重,但在历史上或许只会留下简短几字。”
“弃暗投明。”
闻言。
张良却是笑了。
明暗,那是那么轻易能定下的?不过若是真为秦献计献策,只怕同样会留下骂名不少。
他正了正心神,道:“你想怎么做?”
“不急。”嵇恒淡淡道:“明日带你去宫中,顺便去见一见,那些你曾厌恶极深的官员。”
“不过在这之前。”
“你我可先比较一番,看看我们的想法是否一致。”
嵇恒笑着看向张良。
张良眉头一皱,颇为好奇的看向嵇恒,不解道:“你这是何意?”
“改制府人员还没决定。”嵇恒道:“你对关东的那些官员较为清楚,而我更熟悉关中,因而互相择选官员进入其中。”
“顺便看看,在你我心中,是不是心意一致,对于改制的看法,及官吏的择选标准相同。”
说完。
嵇恒看向嬴斯年,道:“斯年,去书房取几张纸来,再去取两幅笔墨来。”
嬴斯年点点头。
也是连忙朝书房走去。
胡亥跟公子高几人对视一眼,也是来了兴趣。
这可不好选。
关中关东都可谓人才济济,就算改制涉及很广,但最终也只会选定少部分人进入其中,因而选择何人进入其中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而且这个度也很值得推敲。
若是选择的官员,其中一方太过强势,势必会逐渐占据主导,继而让场面一边倒,这对于改制十分不利。
因而必须要制衡好。
关东眼下的确风头正盛,但整体而言,还是比不上关中的,因而想要达成平衡,没有那么容易。
张良默然。
在嵇恒说出的时候,他就已明白嵇恒的心思,就是想看看自己跟嵇恒是否想法一致,以及在自己看来,改制的人选标准,及选入的官员又当孰先孰后。
这都需耗费很大心力。
他看了看嵇恒,嘴角露出一抹笑,淡淡道:“既然嵇兄有如此雅兴,那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