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壁上观 > 第十六章(第2页)

第十六章(第2页)

若真是永宁帝欲擒故纵的把戏,或许她可以去和高禹套套近乎,如此一来等他登基之后就可以把她姑姑放出来,然后扇他爹一巴掌告诉他,你早前弄错人了,李尚元死错了?

李知稔问:“沈伯伯觉得赵王此人如何?”

沈抱山看穿了她的意思,直接了当的说道:“赵王禹性情良善,一大批寒门子弟皆是他的拥趸。五子恒王邺最肖陛下,其母高贵妃乃是大行台尚书令之女,虽说如今大不如前,可到底有一群老骨头跟着。

而楚王橒心思沉稳,虽然身无外戚,可到底多年前就已就国,到底有些经历。可他远在楚国,陛下曾言:无召不得回京。但毕竟楚王是你的表哥,玉光的意思是?”

李知稔望向沈抱山,她暂时也搞不懂该如何。如今赵王恒王斗法,赵王全不接招,一招一式下来,反而赵王最得人心,若无其他错处,皇位迟早是赵王的。

若是赵王也就罢了,最差也不过维持原状。若是恒王万万不可,贵妃与李妃素有龃龉,若是他登了基了,就不必说楚王李妃,但赵王都分不到好脸色,那通通都是天牢预备役。

可楚王是她的表哥,若楚王得势,她姑姑自不用提,他表哥就是为了自己也会为李尚元洗冤的。

可若以苍生为论,赵王无非是最好的选择。

李知稔摇摇头:“玉光愚钝,许多事都不能明白,唯有靠沈伯伯一路指点,才能走到现在,我自然都听沈伯伯的。”

沈抱山点点头,略微沉吟片刻,道:“玉光可知道昭明太子?”

李知稔看了看厅外,见无人才放下心来,心中暗想:这一天所说所想真是够抄九族的了。她点点头:“我所知甚少,只知道节州临水,在雨季时引发了洪涝,洪涝结束后又有大疫,昭明太子前往节州安抚民心,却身染疫病,死在了回京的路上。”

沈抱山把玩着手里的白瓷茶盖,在桌子上发出两声“铛铛”的声音:“与太子一同回京的还有何人?”

李知稔:“恒王高邺。”

沈抱山摇了摇头:“还有一人。”

李知稔蹙眉问道:“谁?”

沈抱山:“节州从事宋癸。”

宋癸,那李知稔不知道是谁。

李知稔问道:“难道宋癸亲眼所见恒王谋害昭明太子?可恒王当时亦是身染疫病,命悬一线,他如何会拿自己的生命冒险?”

沈抱山摇摇头:“他若不命悬一线,陛下岂能饶他?宋癸曾在节州就已经见过恒王染疫。路上那回已是第二次,可是真病假病,未能得知啊。”

李知稔揉了揉脑袋,既然已经染过一次,必不可能染第二次,即便是再度染疫,也不会致死,那恒王就没有对宋癸赶尽杀绝吗?

李知稔当即问道:“沈伯伯如何知道此事?”

听此一问,沈抱山叹了口气:“宋癸的父亲与我乃是旧交,包括与你父亲。当初他与恒王一同回京,并未敢告知陛下,而是投奔了我来。我索性寻了一死人替他,将他留在我的府内。”

李知稔点点头,她本来就对高邺没有什么好的期待,如此一来也算安心:“原来如此。”

沈抱山问道:“你可要见见?”

李知稔摇摇头:“不必了。他既然留在沈伯伯这里,我自然也是放心。只需等合适的时机,将他交于陛下即可,可只有他一张嘴,如何让陛下信服。”

沈抱山一笑:“陛下多疑,有一此一事定会去查,更何况何必交于陛下,交于赵王即可。到时候赵王欠我们一个人情,李公一事自然也会有所结论。”

李知稔想了想,最终还是点点头:“那就好。”

二人说完诛九族的大事,又转到衣食住行之上,二人互相宽慰一阵,李知稔看到沈抱山鞋上衣摆上干涸的泥印,不由一笑:“沈伯伯从哪里来?也学孩童落了泥潭不成?”

沈抱山见她的动作也往下一看,一撩衣摆遮住了,尴尬地说:“东街,那地方乱得很。刘府的一个小厮跑到那里去了。”

说完他一摊手颇为无奈:“大理寺那群人岂是好惹的,连个兵都不舍得出,只能我亲自去了,惭愧啊惭愧。”

“那我就不叨扰沈伯伯了。先告辞了?”李知稔站起身。

沈抱山道:“好,你且先回去,明日大理寺自会详细审问刘峰,到时候我给你递信,切记万事小心。”

李知稔点点头:“谢沈伯伯。”

得到沈抱山的答复李知稔转身离开,经过一个拐角遇到扛着大桶搭衣服的小丫鬟,李知稔上前搭了一把手。

见其中一件绯红色的衣角问道:“官服也与这些一同洗?”

小丫鬟满头大汗,随便点了点头:“可不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