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 360380(第23页)

360380(第23页)

育天下人才,收拢人心,这一切多么让人心动?

尤其刘挽的弟弟是大汉的太子。得有才之人,有人心,刘据的位置岂不是更稳?

第376章以身谋国

不,不!

比起收拢人心,以为可以稳定地位,实则不然。

在他们面前高高在上的皇帝才是决定一切关键。

从前,刘挽从来没有做出任何违背刘彻意愿的事,以后也断然不会。

况且,连盐利和酒利刘挽都能毫不犹豫的交出来,怎么可能会握着藏书楼和安容处不放。桑弘羊想起有人曾提过,当年在设立安容处的时候,刘挽打的正是朝廷的名义。

几位大汉的公主执掌安容处的事宜,一切其实都是刘彻默许。据说当年在刘挽设安容处时,朝中的大臣都想抢掌安容处的权利,只不过是没抢到,多年来刘挽把权利交给旁人,饶是在各地都设下安容处,也没让朝廷官员有插手的机会。

所以,随着打主意的人不敢再打,不得不放弃,渐渐的很多人都把回事儿给忘了。

安容处虽然是刘挽出钱让人撑起的,但其实打从一开始刘挽已然想好将来要归于朝廷接手的。那么,藏书楼也一定是同样的性质。无非是由刘挽打开局面,随后这一切影响力极大的产业,都将归于朝廷,都会在刘彻的名下。

想清楚这一点后的桑弘羊此时在刘挽的注视之下,将身子躬得更深,对刘挽由衷生出佩服。

“你该回答我父皇的问题了,你认为现在事情应该怎么解决?”刘挽确实是这样的盘算,只是看破的人,并不代表懂得往后的事情到底该怎么来做才会更好。

“是不是可以顺势立下规矩?往后,关乎民生国本诸事,皆归于朝廷掌控?”桑弘羊明白刘挽和刘彻的盘算后,有一些想法再一次冒出。

刘挽是个生财有道的人,这些年大汉最挣钱的产业都在刘挽手里。

如果是之前,桑弘羊一定认为刘挽和世间的所有人都一样,有钱既挥霍,可劲的建造宫殿,或者打造各种各样的首饰。

但是,桑弘羊既然对钱财之事有兴趣,成为刘彻的近臣,怎么能不查查近些年大汉的支出,以及大汉的收益。

然后,桑弘羊有幸翻阅国库的账本,才发现,国库的收益每年都在减少,真正支撑大汉出征匈奴,让刘彻有钱修宫殿的人是刘挽。

换而言之,刘挽挣来的钱不少,几乎都用在出征匈奴,刘彻的挥霍上。

怪不得多少年来刘彻不管怎么打匈奴都没有人反对,没有人说费钱,敢情那钱花的根本不是国库的,不出国库支出,谁管刘彻怎么花?

桑弘羊接着想找找刘挽多年来挣了多少钱,可是那都是私账,虽然刘挽是往刘彻这儿送了一份不假,并不代表刘彻愿意把账本给到桑弘羊查阅。

不看,桑弘羊都明白一个道理了,刘挽挣钱从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汉,更为他们的陛下。

这样的人,既不在意钱财,想来也不会想以一己之力,揽天下人心。她定是更愿意让天下人心都归于大汉,归于刘彻。

想通这一点后,桑弘羊细想刘挽一直没有反击,而是让人越闹越大,刘彻还一副由着刘挽的态度,只有一个可能。以一己之身,立天下的典范。

那些吃准刘挽舍不得将藏书楼和安容处上交出去的人,更舍不得他们自己的产业,这种情况下,刘挽越是不吱声,他们越是认定他们猜测没有错。随后会如何?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的让刘挽交出藏书楼和安容处。

他们意图离间刘挽和刘彻。

对,如果是一个爱财又爱权的人,必然是要中计的。

谁能想到,刘挽小小年纪诸多谋划,实则从来不在意钱财,也不计较权利呢。

一但刘挽在他们的“逼迫”之下不得不交出安容处和藏书楼,这个规矩立下了,接下来也该是他们交出自己权利的时候!

他们不交,言而无信的人成为他们,失信于天下人,这些人往后还敢道貌岸然指责别人,要求别人?

桑弘羊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对刘挽生出前所未有的敬意。

以一己之力而为大汉谋,这是真正的为大汉谋。

如果说盐酒一事让刘挽并不能够成为旁人不敢正视的人,藏书楼和安容处一但再由刘挽交出去,从前的世族,士绅,豪强,他们都将会再一次明白,心存天下者,利用一颗公心,能做到怎么样的地步。

“那你好好整理整理,哪些该归于官营,哪一条规矩该定下,你都写下,毕竟,你的时间不算太多。”刘挽欣慰于桑弘羊竟然真明白她的一番操作目的何在。果然不愧是有名的财政专家,她记得盐铁酒等一应物归于官营,最后在汉昭帝后有一场很有名的议论,既《盐铁论》。此书记载了当时他们的所有争论意见,相当厉害!

刘挽审视桑弘羊,想的是,将来成为四个顾命大臣之一的桑弘羊,怎么败在霍光之手了呢?

啊,算了,以后的事她也不是都能管得了。先把眼前该布的局布好。她得在刘彻的心上多添一些筹码,将来能让刘彻多念着她几分,手下留情。

桑弘羊无声的转向刘彻,等的是刘彻的发话。

刘彻道:“听长公主的吩咐。该定的规矩顺势定好,用他们的话堵他们的嘴,由不得他们不服。”

刘据张大嘴,以身谋国吗?他二姐。

桑弘羊既然看破刘挽的意图,知晓刘挽在算计天下世族豪强,为大汉谋划,得到刘挽肯定回答,又有刘彻下令,他知晓接下来如何行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