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银两,宋声就可以大展拳脚,做更多的事。他现在这般境况,真到用人的时候,除了郑昀和春生,就没别人了。
陆清想着自己做点小生意,其实不拘于做什么,只要能挣钱,他都乐意做。
等有了钱,他想去牙行里买几个丫鬟婆子回来伺候阿爹,阿爹吃了大半辈子的苦,他也想让他尝尝被别人伺候的感觉。
现在他手里虽然还有一些余钱,但按照现在入不敷出的境况,让他花钱去买些仆人回来,他到底是舍不得的。
宋声知道陆清心里的打算了,准备过两天再好好跟他说一下奶茶的事,既然要做就要做好,他喝过的奶茶种类多,到时候他们先把口味多研究几种出来,再说开铺子的事才有底气。
第二天早上宋声起个大早去翰林院坐班,结果一推开门,一股冷风扑面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几个冰块一起砸了下来。
宋声瞬间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大风,这应该是开始下冰雹了。
第154章第154章
宋声赶紧把门关上,只听外面雹子砸到了门上,屋面的瓦片上,当当作响。
陆清也被外面的动静惊醒了,见宋声还没出门,又听到外面的响动不对劲,问道:“相公,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宋声把门用门栓关好,走到床前说道:“外面下冰雹了。”
“你是说,下雹子了?”景朝的老百姓也是见过冰雹的,只是这东西不经常下,见的次数不多,都管它叫雹子。
“嗯,估计还得下个片刻,你先别起来了,被窝里暖和。”
如今天气冷,屋里已经生起了炉子,京城的炭火到了冬天更贵,好炭不好买,价格还昂贵,还好自家冬天也烧炭,他们来京城的时候,除了一辆马车外还有一辆牛车,牛车上拉了不少东西,其中就有两大袋的炭,一袋银骨炭,一袋灰花炭。
再加上翰林院的官员按照职位品级每个月会按份例发上几斤灰花炭,省着点烧,这个冬天应该是足够过冬了。
不过这银骨炭他们只在夜间烧,等到早上刚好就燃尽了,不然若是白天家里来人了被瞧见了,肯定会引起不必要的风波。主要这银骨炭一到冬天价格昂贵不说,还不好买,宋声一个从六品的清闲官,还是个寒门子弟,哪里来的钱和渠道买这么好的炭?说是老家自己烧制的,也得有人信才行啊!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陆清干脆只在晚上睡觉前加一块银骨炭,早上烧完了把炭灰清掉,再接着放灰花炭。毕竟是在京城,虽然他们在这里认识的人还少,但还是谨慎些为好。
陆清没听宋声的,从床头把棉衣拿过来,麻利的穿上后起来了。他站在窗边轻轻挑开窗棂从缝隙中看了看,叹了口气道:“希望这雹子赶紧停,要是下的时间长了,瓦片非得给砸烂不可。”
到时候还要修缮房子,京城里什么都贵,瓦片买的多了也是一笔钱,陆清不禁担忧。
宋声安慰道:“应该快停了,别担心,我看这次的雹子个头不大,应该不严重。”
一般雹子最多下个几分钟就会停了,个头不大,倒是不用太担心,需要担心的是段时间内下的频繁。比如刚停一会儿就又开始下。
京城里的修建房屋的砖瓦还是很牢固的,只要不是频繁的下雹子,这次应该损失不大。不过老百姓的庄稼地可就不同了,京城这时候的作物种的基本上都是冬麦,被冰雹砸了容易减产。
宋声透过门缝看了看外面的恶劣天气,只希望这次冰雹赶紧过去。
过了片刻,外头动静终于小了,宋声把门栓拿下来,打开房门一看,果然停了。只是这雹子停了,但却转而下起雨来了。
陆清看到下雨不下雹子了,顿时松了口气,还好还好,下雨没什么,冬天下雨是常有的事。
本来宋声一早起来出门应该去灶房吃早饭的,这会儿被耽搁了一下,早饭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
陆清进里屋给宋声拿了把油纸伞递给了他,他撑着伞去灶房吃饭,陆清则是进屋看看两个宝宝,刚才外头噼里啪啦动静不小,团团和圆圆竟然没有哭闹。
这会儿陆清过去一看,团团和圆圆都醒了,已经半岁了的他们乖巧的很,醒了也没哭,就转着黑溜溜的眼睛四处乱看,像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陆清伸手摸了摸,尿布是干的,怪不得没哭。大概是昨天半夜换过尿布的原因,这个时候两个娃娃还没尿。他正准备把孩子抱起来给他们喂奶,团团就开始尿了。
陆清叹了口气,折腾了好一会儿,把尿布给换了,又忙着给两个孩子喂奶。
灶房这边,宋声进屋就开始喝粥,饼子拿着等会儿路上吃。
陆寻一大早起来就来灶房做饭了,他们家的早饭做的简单,炕的饼子配上腌的咸菜再加一锅粥,不费什么事。
只是今天早饭刚做好,外面就开始下雹子,他赶紧把灶房的门窗都关紧,躲在灶房里没敢出去。
外面雹子停了开始下雨,他都未曾开门,还是宋声撑着伞过来敲了敲门他才开的。
宋声往热腾腾的饼子里加了些萝卜丝,匆匆把粥喝了。陆寻问道:“刚才雹子下的阵势大,团团他们俩没被吓着吧?”
“没有,刚才我出来的时候他们才刚醒。阿爹,我吃完了,先出门了。你跟清清也早点吃饭,别饿着了。”
陆寻应了,又叮嘱道:“哎,知道了。路上滑,让春生赶车的时候当心些。”
宋声应了后,拿着油纸伞出了门。
春生已经把马车套好在屋檐下头等他了,自从陆寻来了之后,春生早上也能跟着早早吃饭了。他啃了个糙面饼子喝了碗粥,刚起床冷飕飕的身体一下子暖和了不少。
下起雨来,马车自然也不能赶太快,春生熟练地把蓑衣穿好,搓了搓冰凉凉的手,拉紧缰绳赶着马车送宋声去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