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 第182章 雍乾传世哥窑大盘(第1页)

第182章 雍乾传世哥窑大盘(第1页)

听到老者的那番话,王朗确认了他确实是个行家里手。据王朗所了解,历代仿制哥窑瓷中,要数雍乾时期的工艺最为精湛。然而,地摊老板虽然再次让步,将价格再次降低了五十元,但依然坚定地摇了摇头。王朗站在一旁,听着两人你来我往地讨价还价,内心激动不已。很显然,这两位都明白这个盘子是件大开门的古董,尽管它只是雍乾年代的仿哥窑瓷,但它的确是一件货真价实的传世哥窑!在2024年港岛佳士得的春季拍卖会上,一个明代的仿哥窑花口盘——也就是所谓的传世哥窑,竟然拍出了高达1865万美元的天价,折合人民币超过1348万元。而现在,一个仿制工艺更为精湛的雍乾仿哥窑瓷,价格竟然还不到五百元!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刚才那位老者还提到,他仅以两百元的价格就购得了一个乾隆年间的粉彩盘子。这简直太便宜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这个时代,无疑是古玩爱好者们的天堂!经过长达四五分钟的讨价还价,地摊老板最终将价格坚守在三百五十元,再也不肯让步。而这个价格显然超出了刘姓老者的心理预期,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盘子放回原处,然后摇头与同伴离去。那两位老者离去后,剩下的两位中年人显然也对那个盘子有意。然而,在亲眼目睹了先前的议价过程后,他们估摸着自己恐怕也难以拿下这个盘子,于是也摇了摇头,选择转身离开。见状,王朗立刻迈步上前,面带微笑地询问那位老板:“老板,这个盘子我可以上手看看吗?”老板刚刚错失了一桩买卖,显得有些意兴阑珊,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王朗随即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个盘子,仔细端详起来。“这个带裂缝的盘子怎么这么贵?”一直未曾开口的王向前此刻终于忍不住问道。王朗闻言笑道:“这可不是什么带裂缝的盘子,这叫哥窑瓷!”事实上,在宋五窑所出产的古瓷中,唯有哥窑瓷至今仍是个谜。其他四个名窑的传世瓷器均有迹可循,唯独哥窑的瓷器,迄今为止都未发现一件完整的器物。尽管历史上有诸多文献记载过哥窑这个窑口及其瓷器的特点,甚至将元代之后的仿哥窑瓷定名为“传世哥窑”,但实际上,这些文献或现代考古资料中所提及的哥窑瓷,几乎全都是当时弟弟窑口——即龙泉窑所烧制出来的瓷器。由于至今都未能证实哥窑窑址的确切位置,也未曾有墓葬出土的哥窑瓷被发现,因此学术界对于哥窑的争论依然激烈。简而言之,即便是顶尖的古瓷专家,目前也无法确认哥窑的真实存在,毕竟缺乏实证的瓷器来支撑这一观点。换言之,与哥窑毗邻的龙泉窑所产出的具有“金丝铁线”特征的瓷器,同样可被视作正宗的哥窑瓷。毕竟,这两兄弟窑口相距不远,制瓷技艺一脉相承,且所采用的瓷土等原材料也并无二致。在学术界,哥窑瓷被细分为“哥窑瓷”“龙泉哥窑”以及“传世哥窑”,其中龙泉哥窑的地位甚至凌驾于传世哥窑之上。此刻,王朗内心喜不自胜,刚踏入这鬼市,竟有幸邂逅如此珍贵的传世瑰宝。正当王朗全神贯注地端详手中盘子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扭头望去,只见刚才离去的两位老者匆匆折返。从他们急迫的步伐和凝重的神色来看,这两位老者显然是后悔了。果然不出所料,那位刘姓老者走到摊前,急切地询问:“老板,那个盘子还在吗?”老板显然是个经验丰富的商贩,他朝王朗努了努嘴,虽未言语,但那意思在那儿摆着呢!您老刚才不要的盘子,现在在别人手里呢。老者愣了一下,目光随即转向王朗,嘴唇微动似欲言语,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声叹息,默然无语。察觉到这微妙的气氛变化,王朗当即开口询问道:“老板,你这个盘子刚才要价三百五是吧?”老板点了点头,确认道:“刚才议价时你就在场,我自然不会说谎。”“好的,这个盘子我买了,请帮我包起来吧!”王朗说着,小心翼翼地将盘子放回原位,然后从挎包里迅速掏出四叠崭新的钞票。他又迅速从中抽出五张,将剩余的钱整齐地递给摊主。“哎呀,承蒙您惠顾!”老板客套了一句,接过钱款,脸上洋溢着喜悦开始数钱。旁边的老者目睹了王朗付款的整个过程,不禁再次发出无奈的叹息。短短五分钟内,心仪的盘子就已易主,这让他感到十分懊恼。地摊老板很快数完了钱,笑容满面地从纸箱中取出几张报纸,将盘子仔细包裹起来。一连裹了三层后,才放心地放下,歉意地笑道:“小本经营,实在没有精致的,还请您多多包涵!”王朗对此并不介意,他拿起包裹好的盘子交给身旁的王向前。这一刻,这个盘子才真正属于他。就在这时,王朗感到肩膀被人轻轻一拍。他回头望去,只见是刚才那位刘姓老者。“老伯,您有什么事吗?”王朗礼貌地问道。刘姓老者试探性地开口:“这位小兄弟,不知你能否将这个盘子转让给我?我愿意出同样的价格。”此刻可不是讲究敬老爱幼的时候,毕竟这关乎着一千多万的利益。于是王朗果断地摇了摇头,拒绝道:“很抱歉,老伯,这个盘子我也非常:()穿梭两个时代:从1979年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