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九十四章 **求结彰威望(第1页)

第九十四章 **求结彰威望(第1页)

张升的部曲最少,本来就能放下身段,颇为巴结李善道、郭孝恪,相比李文相,与李善道更熟一点,他又读过点书,自觉与李善道能共有“共同话题”,於是回到黎阳仓城后,三天两头的就去谒见李善道。两万新兵编伍,就算是编伍已成,杂事也还有很多,他自告奋勇地义务帮忙,只用他能帮上的忙,甚至不用李善道招呼,他自己不作声地就去做了。一来两去,和李善道更熟了,乃至称兄道弟起来。这就把李文相搞得更加眼热,兼以心急了。其母姓霍,虽系妇人,善骑射。李文相当年聚众作乱,其后靠的就是他母亲的支持。起事后,其母在其部中,自号霍总管。先前,其母,也就是这位霍总管不在黎阳,没有和李文相一同来相助李善道等打黎阳仓,而是留在了他们的老巢坐镇。打下了黎阳仓后,这位霍氏也来了。见着李文相搓着手,在帐内转悠过来,转悠过去,时而长吁短叹。霍氏怒道:“你这逆子!没的在俺面前,挤眼蹙眉,作甚么态?若俺引得你烦,俺还乡就是!”“娘娘,这话说到哪儿去了!”李文相赶忙赔罪,说道,“俺是心中有事。”霍氏问他何事,李文相就把李善道近日编伍新兵三万,分给刘黑闼、赵君德了各五千,又张升这厮不要脸面,可着劲儿地十分巴结李善道等等这些事,一五一十,与霍氏说了一说。“哼”了一声,霍氏说道:“人家张升咋的不要脸面了?俺看人家张升,才是聪明人。方今乱世,唯手上有粮、有兵,才能做主!你俺身上掉下的一块肉,你为何突然地从临河回来,俺能不清楚么?你这逆子,不也因见李二郎分新兵与刘黑闼、赵君德,故而眼热,所以这才回来的么?既然眼热,人你也回来了,却又拉不下脸面,去奉承李二郎,你榆木疙瘩都不如!”“娘娘,那你说俺该怎么办?也像那张升?不要脸面、不顾体面的去巴结李二郎?”霍氏说道:“逆子!巴结李二郎,不丢人!李二郎现下何人?大将军、右武候将军、黎阳留守、领武阳太守,帐下兵马加上新兵,已三四万众!又手握黎阳大仓,深得魏公、司徒、右武候大将军的信任。你去巴结他,怎么?他不配你巴结么?有甚可丢人的?还不顾脸面!”“娘娘,当日攻黎阳,可也是有咱相助的啊!说到底,俺亦一部之首,旗底下数千儿郎。”霍氏说道:“要脸面,就失里子,这道理,你这逆子不懂么?且近前来,为母给你出个主意。”李文相便近前去。霍氏教他,说道:“那刘黑闼姓刘,亦得与李二郎结义,你姓什么?”“俺自姓李。”霍氏说道:“李二郎姓什么?也姓李!你与李二郎同姓,你若与李二郎结为兄弟,不更合宜?”“结为兄弟?……娘娘,俺纵提出,李二郎会愿意么?”霍氏说道:“亏得你与李二郎见得比俺多,却还不如俺知李二郎!打下黎阳仓后,李二郎待尔等何如?分粮、给兵,半点也不吝啬。前几天,那个叫杜正伦的,一个手术缚鸡之力的酸秀才,李二郎一见着他,居然把坐骑都让给他骑!李二郎这种种举为,说明什么?说明他心存大志!他呀,是想趁这乱世,博一场大富贵的!他既有此志,你外有悍勇之名,部今拥近万之众,则你若拿出恭顺姿态,主动向李二郎提出,愿与他结义兄弟,二郎焉会不肯?”——李文相的部曲本四五千数,打下黎阳仓后,前段时间,李善道先给李文相、张升、王德仁等分了一批投附的饥民,接着,李文相在临河,自己也招了些,其部现乃有约莫万数。事实上,在李文相相助打下黎阳仓,得了分粮后,他那会儿就已想走了,想回他老巢去了,没想到李善道这般大方,又分给他了一些饥民,为其部曲,因此,他才又留了下来。他留下来,所为者,就是觉着李善道慷慨大方,跟着他可能还有好处,粮食、饥民,也许还会再分给他些。换言之,也就是说,他之所以改变愿意,留下来,为的正就是得到更多的粮、部曲。因此际听了他母亲的教导,李文相低着头,斟酌了会儿,下了决心,说道:“娘娘,听你的!”“你这逆子,不听为母的,你还听谁的?备份厚礼,你明天就去!”……第二天,李文相带着一大车的礼物,便到将军府,求见李善道。堂上相见,李文相直奔主题,奉承了李善道好几句,尽表自家对李善道的钦佩之情,话头转到“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上,乃提出与李善道结拜之请。他这一请,让李善道有点意外,但李善道毫不迟疑,立刻就爽快地同意了。於是,当天堂上,结拜的仪式还没搞,两人就改口,以兄弟相称矣。这天晚上,李善道设下酒宴,与李文相欢饮,刘黑闼、郭孝恪等都请了来。,!不到两天功夫,黎阳仓城内外,已是尽知李善道结拜了一个新兄弟李文相此事。又於结拜的几天后,李善道从投附的饥民中,抽拨出了百十男女,给李文相,名义是送给“阿母”做个使唤。——两人结拜为兄弟了,霍氏亦就是李善道的义母了。百人不多,但这是个信号。谁人不知,接下来,李文相必然是将得到李善道的重用,往后定然是大大的好处将有。这又把张升嫉妒得不行。既嫉妒,又懊恼,懊恼自己的胆子太小,居然没敢想到请与李善道结拜!但现若再学李文相,向李善道请求结拜,则又未免不太合适。也罢,只能等等再说了!李文相得重用在即,张升懊恼,都且不必多提。却这李文相主动请求与李善道结为兄弟,看似只是李文相的个人举动,可却从侧面彰显了李善道於今在黎阳,威望日渐加深的现况。郭孝恪府中因就有属吏,私进言郭孝恪,应将这件事密奏与李密。郭孝恪豪奢归豪奢,人不傻,相反,颇能拿捏轻重,没有理会此吏的进言。——即使把这件事奏与李密,可能因此得到李密的更多信任,又怎样呢?郭孝恪现下的本官是徐世绩大将军府的长史,把徐世绩帐下最得用的李善道的事,添油加醋地告密与李密,有背主之嫌;且又李善道在黎阳这一直来,对他都很礼重,李善道新结拜个兄弟而已,对李密又从来没有不忠的言语,那自己若就密报他,又有不义之嫌。这种事,郭孝恪不会干的。此亦不须多言。……只说新兵编伍成了,李善道亲自巡视新兵各营。高曦、高延霸等一干老将,顾三郎、王夜叉等一干新任郎将这一级别的新将,俱皆随从。两万人,分成了十个营,每营两千人,营置营将,其副为副将。——营将、副将,便是军府中郎将这一级别的军职了。并按军府的组织编制,下设团、旅、队、火四级编制。每团二百人,设大都督,即校尉;每旅百人,设都督,即旅帅;每队五十人,有队正;十人为火,火有火长。自营至队,又各设有副职和相应的多少不一的文职。文职主要是负责管理本队、旅、团、营的名簿、记功、记惩、军法、饮食、衣甲、马械、医疗等等事宜。这一整套的编制,也是李善道部和李密帐下各部现在通行,大多数都在使用的编制。如前所述,新兵中各级的军吏,队、火这两级,主要是由新兵推选出而任的;旅、团这两级,三分之一,是李善道的老部曲,三分之一,是李善道的乡人,三分之一,是从新兵中选任;营将、营副将这一级别,除掉顾三郎、王夜叉两人,其余的皆是李善道的老部曲。顾三郎、王夜叉两人,任的俱是营副。他俩任的军职,尽管不是营将,李善道却令他两人跟在自己身边的近处。位处在一干新将的前列,他两人穿着李善道配发下给他们的铠甲,每到一营,都是眉飞色舞,左顾右盼,意气洋洋,趾高态满之状,很是吸引到了不少新兵的视线。十个营,用了差不多一天的时间,才巡视完毕。整体看下来,两个地方,让李善道比较满意,一个地方,让李善道很不满意。满意的两个地方。一个是新兵的年龄、身高,年龄都在十七八到三十多之间,均是青壮年;因是饥民,许多显得瘦弱,这是不可避免,但个头都可以,后世的计长单位来说,多在一米七以上,低的也有一米六,只要把粮食供足,可以预料得到,用不了多久,这两万新兵,当就会个个健壮有力。一个是新兵的纪律,尽管是新兵不假,李善道巡视的时候,大部分皆能保持相对整齐的队列,站个一个来时辰,没有多少乱动乱说话的,已是很不错了。这两个满意的地方,须归功高曦等负责选拣新兵人选的众人。年龄、身高这一方面,不难选择,毕竟饥民的基数大。难一点的,是新兵个人的品性,也就是“能否服从纪律”这块儿的选择,高曦等所选之这两万新兵,都是严格依照李善道的要求,经过仔细甄别,主要从本为农人的良家子中所选出来的,投到黎阳的那些本是各郡、各县之轻侠、无赖之属,再是孔武骁健,高曦等多亦未选。不满意的地方,是兵器方面。十个营,两万新兵,有铠甲者,仅部分中高级的军吏;有正经矛、刀、弓弩、盾等兵器者,只占两万新兵中的少部分,多数新兵所持者,要么是削尖的竹竿、要么是各色的农具。晚上,回到将军府,李善道总结今天巡视的结果,说道:“各营新兵的素质都很不错,唯一不足,能分配的军械太少。没有军械,素质再好,上不了战场,上到战场,只是让他们送死。好在匠营近日也已组建完成,随之下来,……沐阳、宣德,我给你俩分下工,两万新兵的操练,便由沐阳主抓;军械打造这块儿,只等林虑的头批铁送来,宣德,你就开始监督打造!”,!高曦是正规军官出身,编伍、操练等等,他悉数熟门熟路。李善道部的老部曲,较与早前,无论编制、抑或日常的操练,现已都颇为正规化,高曦对此,功不可没。两万新兵的操练,依然交给他来主抓,自是最为合适。不过,相比李善道部老部曲的“正规化”,这回是一次就两万新兵,——李善道的老部曲现总共也才万余人,且这万余人是经过了不短的时间,才募招到的,不是一回就有万余人相投,亦即这万余人的“正规化”是分阶段、分批实行的,则若这回,一次就足足两万新兵的操练,若仍只高曦一个人主抓,肯定也不成,故是,李善道已给他组织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教官团”。教官团共约三四十人,部分是从李善道老部曲中抽调出来的,部分是从武阳郡的军府降吏中调来的,还有几个,是高曦自己举荐的,皆是他以前的战友同袍。三四十个教官,一个新兵营,能分到三四个,再给他们各配些副手,足够对新兵进行操练了。高曦起身,行了个军礼,恭谨应诺。王宣德亦起身应诺,然后问道:“二郎,林虑的头批铁,何时能送到?”说起林虑的铁,李善道不觉地笑了一笑。这个王德仁,心眼真不少,前些天,与他商量“以粮换铁”的书信,送去林虑后,他回信倒是回得很快,满口答应,可再去书信问他,什么时候第一批铁能送来时,他回信中就闪烁其词,不肯给个准话了。他的心思,李善道还能不明白?显是想先见到粮,再给送铁来。於是,李善道就令人押送了一批粮食,於几天前,先给王德仁送去林虑。这时听到王宣德之问,李善道笑了笑,回答说道:“咱送去的粮,当是已到林虑。粮食一到,头批铁自就会来了。估计再等个三四天吧,铁应该就会送到。”王宣德应道:“是,等铁一到,俺就开督打造。”铁尚未到,新兵既已编伍成,李善道即正打算改而着手饥民迁武阳郡事宜之际,一个不仅令其震动,其所经过之处,郡县无不震动的消息,越过太行山,传到了黎阳仓城。「101」:()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