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仕途之风云再起 > 第2026章(第1页)

第2026章(第1页)

终于走上了山,在他的家乡东西绵延约380公里,南北宽约175公里,一般海拔500800米,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主峰海拔1777米那才叫山呢!

这个充其量就是一个大一点的土包么,从土包上向群英市看过去,被积雪覆盖的城区似乎泾渭分明,正东区就像是一个衣着褴褛的盲流,傍在大款身边蹭热度呢!

小邓同志摇摇头:“在这里看就能发现,正东区跟西区相比,一个是五十年前的画面,一个是二十年前的城市。落后的太明显了,在这样的落差面前,很难想像正东区的领导,一个个肥头大耳坐在主席台上的样子。他们难道真的没有一点进取心么?难道没有一点丢人现眼的觉悟么?建议哪天在这里开一个现场会,就在这样的视角,让正东区的干部感受到巨大的差距!”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啊!小邓同志当着正东区一二把手的面这么说,简直是当面啪啪打脸啊!钱途无话可说,郝精颜依旧是那张狐媚扑克脸,仿佛这一切都跟她无关。也的确跟女人无关,毕竟人家只是来这边镀金,然后就要青云直上的么!

不过正东区的落后状况,还真的跟这二位关系不大,毕竟两个人到这边任职时间有限。到现在为止,钱途也好郝精颜也罢,都没有完全掌控正东区的局面。

包括一把手区委书记钱途在内,都没有完全掌控这里的班子呢,作为外来户的两个人没有根基啊。虽然他们后台足够强大,但是手底下没有人听他的呀,即便有小猫小狗三两只,也无法左右正东区的政治局面。

转过身,小邓同志看向不远处的一处洼地:“那里是水源么?”

“的确有点水!”

回答的是韩春风而不是钱途,毕竟他才是群英市老人,更是在正东区工作多年。老韩是从正东区企业起步的干部,然后转战官场再回到企业,几进几出之后现在成了政府秘书长。

“不过每年都是在雨季有点雨水注入,过了秋冬季开春的时候,坑里的水都已经蒸发殆尽,连种地灌溉用水都做不到。因为每年都有雨水注入,这里也是常年的烂泥塘,不能种地也不能养鱼,跟这一片土岗一起成为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地方。”

不能种地不能养鱼的地方啊,可不就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么,之前当成工业用地距离城区太远。在群英市干部的传统观念中,工业厂区不能设置太远啊,否则每天仅仅是员工通勤费用就居高不下。

还有各种附属设施,也是工厂不可或缺的东西,比方说水电暖资源,比方说污水管道的埋设。如果每一个工厂各自独立各自完成各种附属设施,这些成本都足以让企业破产。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邓华笑了:“这一片连在一起面积不小,容纳两到三家工厂应该可以的吧,我们就从这里启动企业搬迁工程。那个洼地可以打造成一片湖泊,用暗渠引水和再生水打造一个全新的水源地,给工厂提供水源的同时,也打造一个全新的景点!”

第3682章卫星小城镇

他真的要开始折腾?说实话包括韩春风和钱途在内,都不看好小邓同志的设想,毕竟这里距离城区有点远。各种附属设施的建设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转运,不要说职工的上下班通勤,简直是异想天开么!

看着远处的正东区和群英市,吴刚也有点发呆,他在想怎么解决相关问题。员工通勤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成本,一天两天没多少,时间长了支出不少,最关键是员工在路上耽搁的时间,时间成本也是成本啊。

如果真的把企业搬迁到这么远,每天通勤时间超过一小时,这还要说午间不回去。如此一来员工每天上下班时间怎么说?算上班时间还是休息时间啊?

还有中午那顿饭,给不给员工餐补?不给就是增加员工的支出,等于是增加员工的经济负担,而给补贴的话就是增加企业的支出,让原本就已经落魄的企业,会继续走向败亡么!

最少陈怡妃不看好这个项目,如果真的按照邓副市长的说法去做,恐怕从员工到企业管理者,都不会喜欢的,甚至会有人跳出来反对,有点过分了呀!

简直是粗暴执政的典型么!陈大记者有点不看好邓华同志了!不过邓某人似乎不这么看:“此次正东区大搬迁,首先要解决污水污物大气污染问题!把污水排放多的企业汇聚在一起,政府企业共同出资筹建污水处理厂,处理标准必须达到二类水的标准。”

共同筹建污水处理系统?想法不错,只是不知道实行起来能不能做到,毕竟眼下群英市政府和企业一样糟糕,双方都没钱啊,包括区政府也没钱,到时候拿什么打造污水处理厂呢?

这是一个赤果果的伪命题么!朱春梅暗暗摇头,还是理想主义者,还是对地方经济缺乏最基本的了解。换做是群英市本地干部讲话,绝对不会承诺任何出钱的项目,这是地方干部的禁区,这位却胆子不小么!

小邓同志根本没有什么禁区:“另外不允许占用耕地,但是我们可以在乡村居民点征地,给予老百姓足够的补偿,同时在正东新城给他们打造全新的居民点。如此一来解决农民进城问题,也解决了农民没有收入来源的问题,让农民住城里到田里耕种抓钱,成为新兴的农业模式。”

还有这样的操作模式么?钱途愣了一下:“您是说在城里给拆迁农民打造安置点,但是农民离乡不离田,也不改变农业户口?”

大家都被这个想法惊艳了,陈大记者再度发现了亮点,只是这个设想不知道能不能成为现实。如果仅仅是设想的话,还真的不方便发表出去,一旦发出错误的舆论导向,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政治后果,即便是她也无法承受。

给拆迁农民打造安置点让老百姓离乡不离田,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创新,一旦付诸实施老百姓受益匪浅啊。问题是这样给老百姓莫大的好处,市委秋文和书记能答应吗?那位绝对不会答应的!

必须的呀!邓华相信未来的土地政策不会变:“没错!就是不改变农业户口,让农民离乡不离田,让土地成为农民最后也是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同时农民进城会带来廉价的季节工和小时工,会新兴诸多的服务产业,会加大正东区的人口密度,也会丰富正东区的市场需求。另外可以重新打造新城镇,可以撤村并屯,打造人口在五万到十万之间的小城镇,构建全新的城市结构和生活模式,打造全新的产业模式和工作机会。”

卫星小城镇?朱春梅终于有点明白邓某人的思路,很显然他这些政策,首先都是把老百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这一点跟文和书记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秋文和想的是如何甩锅,如何用有限资源为自己打造政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