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汉宫春慢 > 第233章(第1页)

第233章(第1页)

“那你估计,国朝的夫人们日后会如何?”申容视线挪开,亲自为叔衣倒上了蜜浆。

这东西尽管宫里不缺,但历来只有贵人们有资格饮用,饶是叔衣这样有资历的都无福消受。叔衣目光往下一瞥,了然于心,不过里头的深意确实没什么好隐瞒的,终归是和太子亲密的人,人自己也聪明,定然也能理解到里头的意思。

她也从没看低过这个申储妃。

就先暗暗打量了一圈屋内,见后室里伺候的只有茵梅和元秀,才低声道,“娘娘的意思是,有子嗣的按着前朝的规矩来,前往封地,没有子嗣的,便按着年份来,伺候天子满了十年的,就养在宫中,若不满的,给些钱财放出去,再嫁亦可。不过这规矩也只是早年提提,未曾正式定下,毕竟是忌讳,之后就没提了。”

话音余韵还在,申容仿佛听到耳边传来一道笑声,回神才发觉竟是自己心底在笑,她倒是实在没想过这一世的郑皇后竟会如此心善,毕竟往前看几日,这位皇后娘娘才因宫人们乱说话,在甬道上直接烧死了一批人呢。

这条处理后宫夫人们的规矩要是被定下,天下人只怕都要给她安上个“贤后”的名头了。

“到底是服侍了天子一场,总不能一个都不陪的罢。”她看似漫不经意地说起。

别的就不知道了

叔衣自然一怔,“储妃此话何意?”

难不成,还当真要殉掉几个?

就见眼前的储妃忽地一笑,“我只是觉得,跟着时间长一点的,有资历些的,不若跟去守陵,也算是最后侍奉天子一场了。”

这话说的就比较有针对性了,叔衣领悟得也快,投过去带有深意的一眼,问:“那储妃觉得,这时间该定多久才好呢?”

时间,是最好的一条暗示。成帝登基的次月王美人就入了宫,同一批进来的女人们,到如今不是死了,就是膝下有子嗣的,只有一个王美人平安且无宠的活到现在。

“不若服侍了有二十年的,就跟去东山罢。”她抬眸审视上去。叔衣果然就对准了人,沉吟片刻,“储妃容奴多嘴问一句,是不是王良娣犯了什么错?”

如今看来,郑皇后亦有心与她成为一个利益体,所以她并未想着隐瞒,就悠悠然回答说,“皇孙宴上邕城侯的那句话,是出自王美人提醒。”

“是她?”叔衣同样一惊,猛然回忆起那时,邕城侯突然来的一句话,后来也让娘娘气了许久,回兰房殿足足骂了好一阵才过去,竟不想后头还有那王美人的事。

申容安静打量着叔衣,容她自己消化一会后,再接着把今朝许林君的话一五一十地交代出来。

末了语气里暗藏几分委屈地道,“我啊,只想等孩子出来,过几年安生日子,阿慧是个性子单纯的,可她姑姑若藏了这个心,保不准之后还要闹事,我想干脆送出去,让她也跟着东山的风吹吹,人性子就不那么燥了。”

“是,要真是如此,确实也——”叔衣跟着垂眸应声,思忖了片刻后,方才沉重地道,“奴回去定和娘娘禀明了。”

申容是亲自送叔衣出去的,在门边目送过,恍惚间见大院远处几道身影,等步子再迈出去一些,想要看清楚了,那些人又返回去了。

只远远瞧见跟在最后的是两个黄门,不过也是两抹青灰的背影,都没看清脸。

“是殿下。”守在廊庑的人吉悄声回说。

申容就一怔,对上今日清早章昆宫殿前的事,这下才明白过来——这是这位尊贵的太子爷情绪其来有自,是在和自己闹别扭?

不然以他这样的性子,何至于在场面上对自己甩脸色?一个自己当家的太子宫,来看望自己的女人,又何须只待在大院里,不叫人传话?

她无奈回身吩咐上元秀,“把明生叫过来。”

也是这一回,申容才知道太子已经很久没找明生问起过储妃的情况了。

“不过奴可以去问问海三。”明生主动提到。

好在还提前预备了海三这一条线,申容听完就扶着了额头,等明生去了以后,就一直坐在原地没动了,平日到了这会,怎么也该升起一些困意的,今朝却是半点都没有,就瞧着窗前的那些日光从案几一路延伸到那些枯枝上,她款款起身往前堂去,又落座到了那一盘残局旁。

执起一枚黑子,继续与自己对弈。

反反复复,研究出好几条勘破的道来,如此消磨时光,最是迅速。

果然没觉着等多久,明生就回来了,窗前的光线也在不知不觉中黯淡了好几分。

人跟着到了后室,前堂的木门被阖上,茵梅和元秀自觉退到了边上,明生回说:“前几日殿下在天禄阁前处死了两个人,一个是西宫杨氏,曾经是金阳殿后院的孺子,一个是何恩,含丙殿自己的黄门。海三说,当时是杨氏自己找上的殿下,不过因他正赶着回含丙殿,所以并不清楚说了什么,等回去的时候,殿下就赐死杨氏了,至于何恩,恐怕是得知了杨氏的话,所以殿下也没留着。”

“那日夜间,殿下曾想召奴婢去回话,后又止住了,三更时来过金阳殿,并没有叫人唤醒您,留了几刻钟就走了。”

“只此事较为奇怪,再一个,就是今日听闻您不舒服,也赶来过一趟,当时问了太医几句,后又在院中站了会,也不提要见您。”

明生回完,犹豫着来了一句,“储妃,是不是杨氏知道了什么事?”

申容思忖起来,一个后院的孺子,能知道她什么事?她又回想起那日上午刘郢来金阳殿用早膳,可也从中琢磨不出什么不对劲来——他提到了去年春时水汛,到秋收民不聊生,国家无法发放足够的赈灾粮,兴安一战时机不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