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明末:大周太祖 > 第260章 崇祯即位(第1页)

第260章 崇祯即位(第1页)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即朱由校的驾崩的第二日。内阁起草遗诏:“皇五弟信王聪明夙着,仁孝性成,爰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丕绍伦序,即皇帝位。”经过文武百官三次劝进,朱由检于八月二十四日穿上衮冕,祭告天地,即皇帝位于皇极殿,改元崇祯。尽管朱由检在登基之初,仍像朱由校那般对待魏忠贤及其党羽,需要赏赐的依旧赏赐,封官的照样封官。但是,魏忠贤、崔呈秀等人依旧对此感到不安。崇祯皇帝不仅没有批准魏忠贤辞去东厂提督之职,反而对魏忠贤的请求尽皆允准。在崇祯帝登基的第三日,崔呈秀便传信于刘卓,询问魏忠贤、及其一众党羽的出路与下场。收到崔呈秀的亲笔信后,刘卓还是异常兴奋的。毕竟,崔呈秀是第一个让自己如此卖力忽悠的官员。回想了魏忠贤及其一众党羽的下场后,刘卓结合自己对朝局的理解开始提笔。直至写了数十页之后,刘卓才意犹未尽的放下手中毛笔,小心翼翼的整理着桌案上的书信。九月初,心急如焚的崔呈秀终于等到了刘卓的回信。但是,崔呈秀在看了刘卓信中的内容后,脸上则是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主要是信中关于魏忠贤与客氏、以及其它党羽的下场,太过耸人听闻,令人始料不及。尽管崔呈秀的品行不佳,但在看到刘卓回信的第一时间,便是想着进宫提醒魏忠贤。“公公,新帝登基,其虽如先帝待公公一般待众人,可崇祯皇帝铲除我等的想法早就有了。”“崇祯这般行事不过是忌惮公公在朝中的力量,担心公公鱼死网破而已。倘若崇祯皇帝站稳脚跟,那时便是我等的死期了。”“此外,崇祯在潜邸之时就与东林党那群人走到了一起。倘若崇祯皇帝不铲除公公在朝廷的党羽,其又如何重用那些被打压的东林党人呢?”“公公,即便当时打压东林党是先帝的授意,可如今先帝已经不在了,没有人再为我等撑腰了。崇祯皇帝必定不会如先帝在位时期那般信任公公。”“一朝天子一朝臣,属于我们的辉煌已经过去了。日后,怕是得夹紧尾巴行事了。”崔呈秀一脸真诚的望着苍老的的魏忠贤,由衷的劝说道。“不可能!前几日,崇祯小儿还对我之所请尽皆照准,怎么可能会对我等痛下杀手。”“况且,先帝临终之前曾劝说其要善待我。如今才过去几日,崇祯小儿就要置先帝的嘱咐于不顾吗?”尽管魏忠贤心中十分清楚自己的命运,但当崔呈秀说出来后,其还是不敢相信。“公公,这都是少华的肺腑之言啊!公公对少华有再造之恩,少华没齿难忘,绝对不会有任何的欺骗和隐瞒。”“还请公公日后谨慎行事,莫要被人抓住把柄,落人口实。”崔呈秀情真意切,令人为之动容。“你今日来此并非只是劝说吧?”魏忠贤微笑着说道。“少华打算回家守制。”崔呈秀答道。“远离京师这个是非之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魏忠贤听了崔呈秀的想法,不禁感慨道。不待魏忠贤一党内讧,崔呈秀在见过魏忠贤的第二日就上疏请辞,回乡守制。尽管崇祯帝多番挽留,但最终还是批准了崔呈秀所请。“诸位,五虎之首崔呈秀现已经离京,切不轻易放过朝中的阉党成员啊。”尽管朱由检已经嘱咐众人不要轻举妄动,但在收到崔呈秀离京的消息,李标还是忍不住召集众人想要商量出对策。“陛下虽已严令我等不要轻举妄动,但并未对朝中其他大臣有过吩咐,何不找几个御史言官上奏弹劾魏忠贤的罪状。”钱龙锡沉思片刻之后,随即一脸认真的说道。“我听下面人说,阉党党羽南京通政使杨所修、云南道御史杨维垣二人本想崔呈秀,却不曾想崔呈秀先其一步辞官了。”“既然崔呈秀回乡守孝,那就将矛头对准魏忠贤,纵使不能将其剥皮抽筋,也要将其赶出北京城。”“有阉党成员杨所修、杨维垣参劾,再加上陆澄源、钱元悫、钱嘉征上书劾弹魏忠贤的各条罪状,必定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拿下魏忠贤。”韩爌信心十足道。“如此,那就由在下居中联络。倘若陛下怪罪下来,便由李某一力承担。”李标义正言辞的态度与舍己为人的胸怀令众人佩服不已。……待几人私下议论结束,魏忠贤就成为了朝臣弹劾的下一个目标,九月二十五日,杨所修、杨维垣、陆澄源、钱元悫、钱嘉征等人纷纷上奏疏弹劾魏忠贤。尤以贡生钱嘉征言辞最激烈,列举“并帝”“蔑后”“弄兵”“无二祖列宗”“克削藩封”“无圣”“滥爵”“掩边功”“朘民”“通同关节”十条滔天大罪。魏忠贤在得知此疏后,吓得魂不附体。急忙跑到崇祯帝前哭诉,连呼冤枉。,!但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却不为所动,命内侍当庭诵读钱嘉征奏疏,让魏忠贤亲耳聆听,魏忠贤惶恐不安。随后,魏忠贤以身体不适、年迈力衰为由请辞。崇祯在收到魏忠贤的上疏后,随即批准同意。十月十二日,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式下旨将魏忠贤之罪昭告于世,贬魏忠贤至凤阳祖陵管理香火,客氏送至浣衣局收管。由于魏忠贤离京之时,携带了大量的护卫与财物,过于高调,朱由检随即下令将魏忠贤逮捕入京。行至阜城的魏忠贤从阉党党羽李朝钦那里提前得知这个旨意后,两人痛饮一番后双双自缢。此后,崇祯朱由检将魏忠贤等二百多人定为“逆党”。魏忠贤、客氏被凌迟戮尸,其诸多党羽或处死,或削籍,或充军,从而实现了所谓的拨乱反正。大明从此步入了崇祯时代。此时的大明朝虽然偏离了既定的历史轨道,但很快就会有人出手加快历史的进程。十月十六日清晨,一支途经平阳府绛州的商队,缓缓驶离了绛州城。“敢问壮士,这是带崔某前往何处啊?”崔呈秀在马车内醒来后,疑惑的问道。醒来的崔呈秀一脸好奇的看着四周,自己昨夜不是上吊了吗?为何在这马车之内?“崔先生既然已经假死,日后怕是需要换个称呼了。”一旁骑马的金辰随口说道。“假死?壮士可否为在下解释一二?”崔呈秀继续问道。假死?崔呈秀疑惑不解。随即令车夫停下来马车,一脸疑惑的看着身前的壮汉。“昨夜,我手下的几个弟兄潜入先生府中,看到了先生想要上吊自杀,所以便出手救下。随后,一把火烧毁了先生的府邸。所以,先生现在已经是身死之人。”“我等来此乃是奉命行事,是为先生扫除后顾之忧的,绝不会伤害先生与爱妾萧灵犀分毫,还望先生体谅。”金辰十分恭敬,异常客气的解释道。“壮士,我那爱妾现在何处?可否将其唤来,让我看上一眼?”崔呈秀小心翼翼的试探道。崔呈秀面露担忧之色,一脸急切的望着金辰,好似对金辰等人所言不太相信。“先生稍等片刻。我已经令人将其接过来了,先生很快就可以与爱妾相聚。”金辰笑着说道。“壮士,适才听壮士所言是奉命而来。不知壮士奉何人之命?”崔呈秀疑虑不断,不停地问着。“等先生抵达了目的地,先生自己就知晓了。”金辰卖了个关子,未直言相告。很快,崔呈秀的爱妾就从后方的马车中被带了过来。见爱妾安然无恙,崔呈秀悬着的心终于尘埃落定,对身马车外的护卫的戒心也大幅降低。经过长达近一月的赶路,崔呈秀一行人终于抵达山东济南城。“少华兄,京城一别,怎么这般憔悴不堪,精神萎靡呢?”刘卓大笑着走了过来。“刘,刘将军。不,不,应该是侯爷。”崔呈秀激动不已。“原本,我想将假死的计划写在信中,但担心被有心人看到,所以便未曾提前告知少华兄。”“少华兄可不要怪刘某擅自做主啊。”刘卓满脸堆笑,与其和善,一脸兴奋的说道。“侯爷哪里的话,崔某如今能活来到济南,已是万幸。崔呈秀谢过侯爷的救命之恩。”说罢,崔呈秀拉着身旁的妾室跪地道谢。如今魏公公已死,投降刘卓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崔呈秀在心中暗自盘算。“少华兄,切勿如此,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刘卓急忙扶起崔呈秀,笑言道。“侯爷的恩情,崔呈秀铭记在心,日后必有厚报。”崔呈秀信誓旦旦道。“不说这些。少华兄与嫂夫人一路舟车劳顿,贤弟得尽一尽地主之谊啊。”说罢,刘卓便令人在宅内宴请崔呈秀二人。由于有女眷在场,刘卓则命人喊来了董映雪陪伴萧灵犀。一连十数日,刘卓与董映雪每宴必定亲自相陪,令崔呈秀二人感激不已。与萧灵犀沟通一番之后,崔呈秀随即就向刘卓表明了效忠之意。“侯爷,崔呈秀虽已到了天命之年,但壮志未酬。如今,我依旧渴望能够做出一番事业,还请侯爷不要嫌弃我这把老骨头。”崔呈秀坦言道。“如此,少华兄可愿往辽东?”刘卓严肃道。“但有所命,莫敢不从。”崔呈秀神情凝重,郑重其事道。:()明末:大周太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