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玛伦利加城记 > 第218章(第1页)

第218章(第1页)

察觉到斯维因的目光,那人也扭过头与他对视,眼里满溢着斯维因一时难以理解的感伤。斯维因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开口搭话:“你好啊,请问你是——”体内流淌着托雷索之血,却不再冠以这一姓氏的陌生人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看着斯维因,又将视线移向考古队的背影,片刻便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千里迢迢“重返”玛伦利加的陌生人没有拿走任何东西,甚至最终也没有踏进院落半步,仅在离开前深深地看了一眼废墟上斑驳的飞狮石雕。海鸟高叫着从石狮头顶掠过,仿佛玛伦利加的游魂还在银湾的海风中歌唱。作者有话要说:写作bg:ourarkonthisworld-arvkopp全文完。这篇文写得有些艰难,特别是寻找可以作为参照和灵感来源的资料,但总体来说还是快乐的——我的初衷其实是“写一个自己想看的故事”,而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看的故事”,所以更多地体现了我自己的口味和兴趣。但如果有朋友能从中收获些什么(当然,不一定是快乐),那这个东西也算是增值了q接下来稍微写点创作过程中的零散想法(不然我自己都忘了)几年前摸鱼刚摸出大纲、连文名还没定的时候,故事还是以人物为中心的,虽然也有“玛伦利加”这个城市的设定,但其意义更多的是“这个故事发生在某地”;几年后真正动笔时,受接触到的文献的影响,想法已经变了,玛城反而成了真正的主角,变成“这里曾经发生过某个故事”。如果按原大纲写,虽然还是有库尔曼人入侵、玛伦利加陷落的背景,但莫吉斯总督大概不会死,前期的一些支线也不会出现(。玛城其实从根源上就不是一个“完整”、“健康”的城市:它由帝国解体后的流亡贵族直接建立在一片未充分开发的土地上(普通渔村),最早的发展驱动力是外来资源,而非用时间和一代代劳动力完成积累的农业和手工业基础,缺少传统聚落的稳定成长曲线和战略纵深,也没有积极发展军事力量(没过三个世纪就开始吃老本),因远居东南沿海而缺少危机感,商业为中心的定位又使它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可以说是繁荣而脆弱的。名为“商业城邦”、“城市共和国”,其政权与社会结构从创立之初就服务于贵族和商人的需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被处垄断地位的城市文化遮蔽。但随着资源倾斜的加剧,阶级冲突愈演愈烈。而“机械降神”式的外敌没能成为消除内部矛盾的“安全阀”,反而加剧了城市的毁灭。艾德里安其实是一个特别的“观察者”:从故事初期那个“稚嫩的异乡人”开始,他见证了玛城最后的辉煌与陷落。路易斯则不同,母亲、生父、职责、苦难之类的人与事纠缠在一起,使得他的命运和玛城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先天的联系,从“无法离开”、“只能离开”到“最后的返乡”,他的立场可以说是摇摆不定、晦暗不明的。路易斯艾德里安和海格萨缪尔的两条线相对独立又互相交织,也不好说哪个是主线、哪个是支线。前者基本都发生在城市,强调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期间打过怪),最后的结局也被安排在人群之中。后者则更多的是与“世界蛇”这个意象的对话,就像耶兰提到的“巨鲸与渔夫”的故事,二人都带有更强烈的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游走的孤独感。就背景设定而言,洛格玛dlc、银湾塔和玛伦利加陷落是我写得最zqsg的部分。对照开头和结尾,四人的身份都发生了变化,并以不同的原因最终离开了玛伦利加。路易斯、海格和萨缪尔面对无从对抗的洪流,先后失去了前半生的身份和可以依托的组织,被迫以比较激烈的方式“与过去告别”。艾德里安接过家族的时候,托雷索也早已不是过去的托雷索。这是他们的故事,也是城市的故事。最后,还是感谢每个能看到最后或是没看到最后的读者,希望这些文字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如果能唤起对哪些学科的兴趣,那是坠吼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