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幸好遇见神 > 第363章 豪赌(第2页)

第363章 豪赌(第2页)

檀道济的感觉,其实把刘义隆看穿得七七八八。

檀道济的推断是:不论有无可能,假如自己率宋军一举击垮魏军、取得北伐胜利。那么,刘义隆首先要计算,是他自己皇位的安全度。

而且,皇帝的结论必定是:檀道济威名越盛,对刘义隆皇位威胁越大。

檀道济未必会自己抢皇位,但他会换皇帝、挟持皇位。

因为他已干过一次:亲自带着牙门军,无视禁卫军左、右大营,拿下了刘裕钦定的接班人刘义符。

据说,那时,因为谢晦控制着宿卫左、右二营,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便商定:由谢晦出面稳住宿卫营,檀道济领牙门军冲入皇宫动手。

动手前一晚,谢晦、檀道济在禁卫军大营共宿一室。

谢晦非常紧张、整夜睡不着;而檀道济则挨枕即眠、状若无事。

废黜皇帝这种事,他干得如此丝滑、轻描淡写。

干过第一次,那么干第二次、第三次…就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不会畏首畏尾。

——皇帝这样判断檀道济。

——檀道济这样判断皇帝的判断。

檀道济本人对自己也做了一番分析,得出的结论竟然也是:自己一旦大权在握,应该真的会废了刘义隆。

——这与刘义隆的结论是一致的。

出发点不同,结论竟然一致。

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话,不是无稽之谈。

刘义隆宁愿冒险也要派到彦之领军;到彦之搞不定才请檀道济出马。

——这摆明了就是对檀道济心存戒备、信不过。

檀道济不是傻瓜。

他可不愿做白起、韩信,为刘义隆扫平敌人,最后落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结局。

那次被刘义隆请出山,檀道济也没理由推辞。

他思来想去,最后采取了一套保全自己的策略,得以在那次北伐中全身而退。

而战争的进程变成:檀道济军队与魏军对决时,几乎逢战必胜。但次次到关键时刻,都被魏军劫了粮草。

宋军因此无法采取进一步军事行动、扩大战果。

檀道济甚至留下“量沙充粮”这样的千古美谈。

,!

其实,擅长沙盘推演的军史爱好者,一眼就能看出这里头破绽百出。

檀道济那次北伐,不是正在筹粮,就是在准备筹粮的路上。

装精演戏有些玩过头了。

他统帅的大军,几个月里,都在青州辖区的郡县打转,与魏国大军周旋。

被皇帝寄予厚望的檀道济,打了无数胜仗,却始终冲不出青州,去解救朱修之的滑台之困。

最终,宋国那次北伐,以失败收场。

后来计算功勋值时,檀道济作为统帅,他指挥的战役胜多输少;作为个人,他斩敌无数。

因此,战后,刘义隆还得给檀道济加官晋爵、奖赏钱财。

这样一来,檀道济算是把刘义隆得罪死了,遭到对方加倍忌恨。

这也许是檀道济失误、老谋深算过犹不及。也许他是无奈、自己的盲盒里根本没有上签。

反正檀道济的结局是:刘义隆选择与兄弟刘义康联手,稳住朝局、控制京城禁军。然后强势将檀道济本人及八个儿子,一举全部残忍铲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