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沐英的脸色来回变幻,眼窝深邃,忍不住想入非非。
不到三息,云南的多山多水就让他望而却步,想要在那种地方修路,难于登天。
不过以他的见识来看,此等连通计划不但可行,而且有非常大的成功概率。
只要压制住朝堂内的那些反对派!
沐英又想到了如今朝堂局势,还有那将要开启的北征,眼眸愈明亮!
这个时机把握得太好了!让他忍不住拍案叫绝!
朝廷上如今能叫得上号的几股势力,
如今都在各自忙各自的事情,
要么就是在先前天罚的风波中败下阵来,暂时隐于风波之下。
要么就在谋划着北征,准备从北征中谋求利益。
要么就是六部一些大人刚刚完成了官职互换,根基不稳。
放眼朝堂,能够按下此事的力量,只有那么一两股,而且还都站在他身后。
想明白了这点,沐英几乎可以断定,此事成了。
他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毫不避讳地问道:
“父亲,孩儿觉得此事能成,您觉得呢?”
朱元璋脸色略微凝重,轻轻点了点头:
“若是快一些,有成功的把握,若是拖个那么一两年,难”
见他们二人脸色凝重,一旁的朱标笑了笑,宽慰道:
“父皇,大哥,6云逸做事踏实,而且度飞快,昨日傍晚刚刚决定的事,连夜就将计划书做了出来。
刚刚在凯旋仪式结束后,都督府和工部已经开始忙活。
秦逵打算将给福建都司的军械工坊停一停,做三轮车以及自行车。
虞衡清吏司也已经去6云逸所说的几间商铺勘探测量,准备施工计划。
就连6云逸,已经在军中开始宣扬,找那些伤残军卒加入工坊和商行,这让京军其他几卫也在相互打听,一切都进境飞快啊。”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此行京军损失惨重,若是有伤残军卒想要留在应天安家,去到工坊以及商行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军卒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朝廷不能亏待他们,
就算他们不留在应天,也要给足抚恤,严令都督府,若现有人克扣抚恤,斩立决。”
“还请父皇放心,儿臣已经叮嘱过都督府。”
“嗯”朱元璋点了点头,问道:
“老三老四何时进宫?这两个孩子,大哥千里迢迢来了,也不进宫来看看。”
朱标笑了起来,语重心长地说道:
“父皇,三弟与四弟大概是被那6云逸刺激了。
一直都在都督府中处理军事,东问西问,将一些大人都扰得不厌其烦。”
朱元璋冷哼一声,但嘴角却露出一抹轻笑:
“哼,年轻的时候让他们学,他们不学,等年长了想要亡羊补牢,晚了。”
“父皇,四弟与军伍战阵之事倒是有几分天赋,都督府的几位都夸他行事老练,处事果断。”
朱元璋瞥了朱标一眼:
“你也不用为他们说话,快三十岁了才找到正事,瞧瞧文英,十二岁就跟着朕上阵杀敌。
有些战事,光从文书军报上看,看不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