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新微悄悄竖起耳朵。
“你想啊,他一个与兽为伴的野人,山猪吃不了细糠,你送他珍奇异宝、名人字画也是白搭,也就口腹之欲上,尚且还能有些相通。”莫行复言之凿凿,“你就不拘什么好吃的,给他带点儿,也就完了。”
明新微不知信了几分,也没个表示,只从鼻子里不阴不阳地哼了一声,打马跑了。
在去蛊王楼之前,他们先要经过一个叫“折古多”的地方,这是云来商队的贸易地之一,也是大渡河南,大理境内,距离宋土最近的集市,方圆百里的山后两林蛮,邛部川蛮,保塞蛮等都会来此易物。
莫行复带领的马队看起来在当地有些名望,打起蛮语“云来宝行”旗帜,便有人赶了马匹来交易。
杨束会蛮语,又爱马,左右也来了,便负责相马,莫行复则负责记账。马队先出掉了的是丝帛、蜀锦、瓷器等笨重的物品,全换成上好的蛮马,明新微简略一算,单单这一笔交易,便是至少百倍的利润,甚至还供不应求。
明新微注意到马队还带了许多轻便的竹篾箱子,封得整整齐齐,便问莫行复道:“那些是什么?不拿出来换吗?”
莫行复摸摸鼻子:“都是一些吃食干粮,香辛大料什么的,轻便,等最后吃不完了,再在最后一站出掉就行。”
明新微知道这老狐狸八成说的是假话,里面多半是走私的茶叶,但她是第一次来这商路摸底,便也当做信了的样子点点头,又问:“我若在这集市上自己逛逛,可有忌讳?”
杨束耳朵一动,转头过来,莫行复连忙对他说:“没你的事,安心相马,别人去给林犀挑回礼呢。”又冲明新微嘱咐道:“坐骑上的三角巾旗,你带着那个,就没人敢找你麻烦。”
明新微没管眼巴巴望着这边的杨束,依言解了绣了商行标志的三角巾旗佩戴上:“你们忙,我四处看看,一会儿就回来。”
她倒不是去给林师兄回礼的,而是去考察物价民情的。
市集上的人大多说蛮语,明新微听不懂,但好在以物易物,比比划划便成交了,交易的价格,她不用听,只须看,也能算得分明。哪怕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明新微也不得不为其中的利润咂舌——东西只须从大渡河北运到大渡河南,身价便可翻百倍。
不过这大渡河并不是那么好过的,两岸并非沃土坦途,而是高山深涧,大宋便是凭借此天险,玉斧一挥,与大理划江而治的,此后大渡河外诸蛮也上供请封,最后宋廷给封了“归德大将军”、“怀化大将军”之类。
当然这些邻居首领来上贡请封,倒不是真的对宋朝皇帝多么推崇,而是一切贸易活动,有时候都需要有一个政治上友好的基石。
譬如你来贸易发生纠纷了,你家部落首领叫阿遒,被封了“安远将军”,你可以振臂高呼“我是贵朝安远将军阿遒的子民,特来上贡”,宋朝兵卒便不敢动你了。不然,那就是敌国细作,可以当场射杀。
明新微想到,当初大搞天书降世、泰山封禅的时候,这些部落首领也来献了名马犀角等方物,唱了赞歌,拍了马屁。但就这样,宋廷也没松口,贡品收了,加倍赏赐回去,但决口不提设立互市的事。甚至对于茶叶,还规定“川峡广南听民自卖”,但“禁其出境”。
边贸这事,既然官方不来分这杯羹,那就是民间的天下了。
只要有一倍的利润,便有人刀口舔血,更何况百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呗。
明新微逛了一圈,发现蛮马基本算是硬通货,可用来换中土过来的一切玩意,毕竟这个货物不但不占运力,自己能走山路,会游泳,还能帮忙驮货,价值也高,实在是边贸的首选。
大概是她思绪奔腾,目光没有及时移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以为她对自家的莎罗毯感兴趣,竟然抱起来,上前推销。
对方叽里咕噜一顿输出,明新微保持微笑,用官话回她,并摆摆手,示意自己听不懂。小女娃却不放弃,又去摊位上拿了两个小罐给她看。
明新微迟疑着拿过来,嗅闻了一下,一个里面装了一点茶叶,另一个罐里有一撮盐。对方手脚并用,比划起来,明新微明白了,这是说可以用茶叶或盐巴交换。
她看了看,这块手编莎罗毯并不轻便,而她接下来一路想要轻装简行,再说她也没有私盐私茶可以交换,便只好抖抖袖子,摊开手,示意对方自己没有。
哪知小女娃指了指她腰间,一脸期待,明新微低头一看,是她别在腰间的云来宝行的旗帜。果然,莫行复确实有偷运私茶私盐。
但明新微并不准备现在去戳破他,或者讨要私茶私盐,于是仍旧摇了摇头,又摆摆手。小女娃面露失望,有些埋怨地看她一眼,撅着嘴走了。
“辛小娘子?”
明新微听见熟悉的官话,转头一看,面上顿时露出惊喜。他乡遇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