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意外是没有的。顾青山那种暴脾气二愣子,属于是万里挑一。正常人吃酒席,全在闷头干饭,谁会惹事?
没看小日子那几个人也在吃嘛。说来,他们也算不请自来的客人。以国人对小日子的排斥程度,如果这不是办喜事,他们肯定会被赶出去。几个人也识趣。被下过几次面子,他们知道这边人不欢迎他们,都老老实实。
他们来这里的确没啥目的。这事儿总的来说,就是他们想看看刘桂苗长什么样。在刘桂苗这里,是他们来在国内第一次吃瘪。刘桂苗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他们就很好奇。
正好闻人志知道了刘桂苗卖画发财的事,他不甘心把画白白送给刘桂苗,就促成了这次见面。按照闻人志的设想,小日子的人和刘桂苗肯定没法和谐共处。等他们打起来,把刘桂苗的婚宴毁掉,他这口恶气就能出。
可惜,大家都不是傻子。最后,刘桂苗她们和和气气,依旧只有闻人志继续生闷气。
第42章父母
婚礼结束,刘桂苗很快迎来了大学生活。和想象中一样,大学生活很精彩。大学生朝气蓬勃,刘桂苗和她们呆在一起非常开心。
她室友不但漂亮,还各个多才多艺。刘桂苗自知底子薄,学习非常刻苦。
学业繁忙,超市步入正轨后,刘桂苗逐渐放手给刘大河。刘大河成长的很快。刚来时,他是个普通话都说不明白的乡巴佬。历练一段时间后,他现在能和本地人谈笑风生。
有他看着,刘桂苗很放心。他没辜负刘桂苗的信任。不但把超市打理的很好,老家那边,刘大河也没让刘桂苗烦心。
吴三姐偏心小儿子,也不会不要大儿子。在刘大河把老婆孩子接到沪市,表示他坚定站到刘桂苗这边,吴三姐如果来闹,害他没钱赚,他就不认她以后,吴三姐偃旗息鼓。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刘桂苗如今又横又硬,还会笼络人心,吴三姐找不到拿捏刘桂苗的东西,只能在家里无能狂怒。
刘桂苗不
管她背地里怎么骂,只要吴三姐不来打扰,她表面就能继续当个孝顺女儿。刘桂苗真挺忙的。之前承诺过庞婶子会回报家乡。刘桂苗在学习之余,不忘去捡漏。
有上辈子的眼力,还有孔峰帮忙卖货,刘桂苗在古玩市场,很快闯出不小的名声。等赚够二十万,刘桂苗联系苗支书,直接给苗寨附近建了学校。
苗支书被吓一跳。他第一反应是拒绝。但刘桂苗说:“这钱是给孩子们花的。我和庞婶子说好了,你可没资格说不要。”
“……”被噎的说不出话,苗支书却笑了。
好样的。不愧是他们苗寨的姑娘,不忘本。不说那些虚的,单是让孩子们有机会读书考大学,苗支书就感激刘桂苗一辈子。
亲自盯着工人建学校,苗支书保证刘桂苗捐过来的每一分钱,都没有被浪费。有这样一所希望小学矗立在山脚下,苗寨父老乡亲对刘桂苗感恩戴德,自然不许别人说她不好。吴三姐因此变惨了。之后她再骂刘桂苗,很多人会帮刘桂苗骂回去。
“差不多得了。你家那点破事,长眼睛的都知道咋回事。你天天嚷嚷不嫌累吗?你家老四被抓是他活该。你凭什么骂苗苗?”
“就是,苗苗又不欠你的。”
“对,要我说,他有今天全是你惯的。”
“可不是。慈母多败儿,你家老四就是被你宠坏的。别拿救命之恩说事儿,你当我不知道苗苗不是你捡的吗?”
……
一番争吵,牵扯出一段旧事。
原来,刘桂苗当年是被她亲妈送到山里避祸的。据说,她父母背景不简单。两家出国时,刘桂苗因为年纪太小,只能留下来。她妈怕她留在城里被针对,特意翻山越岭,给刘桂苗找了泼辣的吴三姐当养母。
“你妈妈来的时候没说真名。她估计是怕出意外,身上也没带太多钱。但她穿金戴银,一身大小姐派头,肯定不是普通人。”
吴三姐正是被她气势唬住,才稀里糊涂收养了刘桂苗。那时候,她以为对方疼孩子,肯定不会真把刘桂苗扔掉。顶多一年半载,她想孩子就会回来。谁知道,吴三姐失算,对方真就一走了之。期待的谢礼落空,盼望的人脉没搭上,吴三姐开始看刘桂苗不顺眼。
那时候刘桂苗年纪小,又乖巧懂事,她勉强能压住脾气,不对刘桂苗发火。后来世事变迁,吴三姐知道对方不可能再回来,她便压不住暴脾气,彻底没给过刘桂苗好脸。
现在旧事重提,刘桂苗出人头地,国家又迎来改革开放。吴三姐慌了。她怕刘桂苗父母回来找她,也怕刘桂苗和她翻脸。可她当惯了大家长,拉不下脸找刘桂苗和解,只能躲在家里,不听不问。反正她养了刘桂苗是事实。刘桂苗就算怨她,也不可能把她怎么样。
刘桂苗确实没想太多。不管是养父母还是亲生父母,她现在都不需要。那些旧事,刘桂苗根本不在意。继续过她的红火小日子,刘桂苗没有探究的心。但有些人会自己冒出来。
上辈子没被提起,刘桂苗的亲生父母,仿佛死了一样不存在。这辈子刚被挖出来,刘桂苗的亲爸,立刻泪眼婆娑出现在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