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新顺1730 > 终章 九三年十二(第4页)

终章 九三年十二(第4页)

依靠孟加拉和南洋的稻米,人为制造印度西北部适宜棉花种植业地区的产业单一化:种棉花、换大米。

通过对稻米等生活必需品的控制,完成对单一经济种植园模式的商业资本的劫夺制建立,强行把印度拉入到大顺的资本主义体系当中,使得原本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印度,成为一个经济上的整体。

简单来说,就是“产业降级”。

通过人为手段,摧毁其生产力,达到产业降级的结果。从一个“棉布故乡”,混成一个“只能种棉花纺纱、却要进口棉布”的地方。

如果只是这样,倒也能稳住了。

但现在的情况,是大顺花了三十年时间,对印度完成了一次“产业降级”之后,准备再来一次。

之前三十年,是从“棉布的全产业链”,降级到“原棉和棉纱”。

而现在,大顺要更进一步。让印度再度产业降级。

从“原棉和棉纱”,降到“只有原棉”。

应该说,这一次产业降级,总算能借用经济决定论的那一套,至少在棉产业上,算是先进战胜落后了经济自发演化决定了。因为这可以说是先进的蒸汽机带动走锭精纺机,战胜了印度的落后手工搓棉。

也算是,补足了大顺这些年顺着当初刘玉鼓吹的自然秩序那一套衍生出的新礼新秩序的最大漏洞。

最开始,刘玉在欧洲忽悠自然秩序、绝对优势、相对优势的时候,大顺是可以打这个“自由贸易”的伪装的。

一方面,是大顺的手工业生产能力,确实远胜当时的欧洲。

另一方面,大顺这边的白银汇率等问题,也确实可以为刘玉的忽悠做隐藏。

虽然说,欧洲那边不是没有明白人,早早看出来了这里面的东西,但奈何他们发声的声音很快被大顺这边淹没了。

加上欧洲各国普遍的反现状、反现实的心态:即各国存在严重的重商主义个管控贸易背景下的物极必反,是以刘玉的这一套东西,被李欗继承扭曲成为“新礼法、新秩序、新天下”后,可谓是大行其道。

但在这一套扭曲的理论中,有一朵乌云,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

那就是印度问题。

印度的棉布,是因为大顺的棉布质量更好、价格更低廉、或者说大顺的先进战胜了印度的落后吗?

并不是。

印度棉布业的毁灭,源于大顺的海军和严酷的管控贸易、以及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和关税控制,使得你印度就算有布,但你卖的出去吗?

去波斯,严查;去西非,严查;去南洋,禁止;去欧洲,严查。

至少,大顺的棉纺织业,在纯粹的经济角度上,并未达成所谓的先进战胜落后的结果。

相反,是大顺的刺刀、大炮、军舰和屠杀,战胜了印度的棉纺织业。

所以,一边大顺在欧洲喊着新秩序、基于自由贸易的国际体系;一边在印度搞关税毁灭、行政限制。

这,总归是会让欧洲一些人琢磨琢磨:他妈的,刘玉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为什么他们做的,和他们说的,就像是黑衣主教和白衣骑士之间的差别那么大?

现在,对印度的第二次产业降级,总算是可以补足这个漏洞的。

至少,明面上,大顺是通过“自然秩序”,完成了产业升级。“先进”打败了“落后”,蒸汽机和走锭精纺机,击败了印度的传统纺车。

这听起来,就好听多了、也顺耳多了。

反正,至少比对印度的第一次产业降级的那一套,更有迷惑性了。

毕竟,印度的第一次产业降级,从棉布降到棉纱,纯是大顺靠军舰刺刀屠杀饥荒禁止出口等解决的,这个大顺自己念《自然秩序经》和《先进经》的时候都有着实太好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