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相对于90一代的黄金盛世来说,00一代缺乏天骄也是公认的事情。
至于在后面一辈完全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成长起来的棋手究竟会是什么样子,那就得再等个十年左右才能看得出来了。
“不知道,难受不难受的话说不好。但是如果什么都学的话,单纯只是模仿别人下棋,不会很难受吗?”
“但是你不学,就下不过人家。”
应杰听到这话笑着揉了揉南柯的狗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之前就有一位坚持不学习Ai的棋手,并不是大家熟知的那一位主播,那一位还是学的,只不过在学习和背这一块明显比不过年轻人,所以才会在后来想着另辟赛道。
而另一位韩国的十四冠王,他在ai出来之后是真的不学,就用他原来的下法,结果开局胜率就掉光了,后面拼命了都翻不过来。
年纪大加上中盘真的不可能有机会,到最后对方就只能心灰意冷,离开了世界棋坛。
在他最后的采访里面说在他的眼里面,围棋是两个人打造的作品,但是人工智能的出现破坏了这种艺术,他的世界观感觉到了崩塌。
就像两个人之间的谈话,本来应该是独属于两个人的空间时间,但是无论如何二者之间永远插着第三个人,并且再怎么样也摆脱不掉,这个时候画风就彻底变得不一样了。
某位玉面书生在十四冠王退役那个时候就接受过采访,说出了很多顶尖棋手对于人工智能的看法。
人工智能刚刚普及的时候,大家都处于一种很稀奇的状态,像是在看一个神秘的东西,就像是李中堂到了阿美丽卡一样,顶尖棋手在学习的时候都很激动,感觉放宽了自己的思维,原来棋还可以这么下!
就像是人工智能还没有普及,只有棋谱流露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争先突破,百花齐放。
但是到了后来,随着家用人工智能的彻底普及,甚至国家队还有自己专属的人工智能,所有人的棋都变得跟Ai人工智能进行靠拢,布局阶段几乎很难找到太多的毛病,所有人都跟着人工智能学,这个棋就变得很难下,甚至变得无趣起来。
下着下着,连顶尖的棋手都会感觉迷茫,因为以前对于顶尖棋手来说围棋前面的领域都是一团迷雾,大家都在自由探索,但是人工智能出现之后,大家已经失去了那种自由探索的感觉,下棋开始变得有点麻木。
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围棋失去了一些魅力。
人工智能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人类的一种工具,但是当工具超越了使用他的人,后面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实确实有很多顶尖棋手有一些厌恶它了。
但是还没有办法,还是得用,毕竟作为职业棋手你得接着下。
你不学有的是人学,不学就打不过人家,打不过就只能加入。
要不然的话,你就只能跟那一位一样选择原地退役。
但是围棋职业选手,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的,因为大家是人始终都要吃饭,你已经把你这辈子已经压在围棋上面了,没有其他任何退路。
如果真是失去了围棋,顶尖棋手几乎是没有太多谋生道路的。
不是所有人都是先天抽象圣体,可以引来那么多关注,还不拿走一分钱的奖金。
对于百分之九十九任何运动的职业运动员来说就是这么残酷,要不然出成绩,要不然就扑街,只有一条走到黑的路。
很难说Ai的出现对棋类的影响到底更有利还是更有弊。作为普通爱好者,它肯定是有利的,Ai的出现让普通爱好者有了可以欣赏大师对局的能力,几乎将所有棋类运动的观看门槛拉到了最低的程度,让所有人有了在屏幕前比肩最强人类甚至超越的能力。
这下的什么辣鸡,我上我也行!
但是另一方面,Ai的出现让棋类运动从人与人的多元博弈向纯粹的逻辑推理演化,而这个演化注定是不可逆的——因为这正是棋类的真实面目——全公开,无随机性,严格的胜负在规则制定的那一刻便已经决定。
从这方面讲,棋类运动中所承载的许多人文的,情感的东西,也注定会一点点弱化,在将来Ai的强大算力下彻底破解的那一刻停滞,而留给后人的也注定只是前人的回忆。
应杰躺在椅子上面转了一圈,叹了一口气:“很难说到底是好是坏,但是作为人,我们能做的只有适应时代。”
面对时代的洪流之下,除了真的带着系统开挂的主角,又有几个人可以逆着时代洪流而走?更多的是谁能顺应这个时代,最先适应这个时代,就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这个时代的主角。
其实不管任何领域都是如此,变化才是常态。
毕竟应杰自己也是靠着人工智能才实现弯道超车的,要不然的话,应杰当时想要重新参加定段赛都很困难,只能说凡事真的就只能说是有利有弊,世界上哪里能找到十全十美的事情。
“马上快半个小时了,第二局有信心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