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剑来 >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书房里的写书人(第4页)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书房里的写书人(第4页)

沉默片刻,沈沉问道:“邯州那边,是要以剑舟扫荡战场,再以两支轻骑直奔邱国京城?”

陈平安却答非所问,说道:“老尚书觉得小朝会,为何不会有这种人?”

沈沉笑了笑。

年轻国师与老尚书拉家常似的,却教一旁吴王城听得遍体生寒。

他倒是想要快步离去,或是捂住耳朵。这不是还搀扶着老尚书吗?

沈沉说道:“当初年轻气盛,冲动之下就辞了官,除了骂他崔瀺是外乡佬,其实还骂他一个大骊国师,偏要用神仙钱折算薪俸,跟我装什么装。其实骂了很多,只是当时口音重,有些家乡方言,京官听不明白。”

“等到猜测他是一位元婴神仙,呵,当时宝瓶洲的元婴,可不就是当之无愧的山巅老神仙了,我就又火大了,既然是国师,还亲手重塑大骊边军,那些仗打得何等惨烈,为何不出手?所以说啊,我若是再年轻个几十年,今天的小朝会,真要当面问出先前两个问题。”

“如今,不会了。”

混官场,除了为官干练,能做实事之外,油,忍,狠,缺一不可。当然,还要讲一讲官运。

沈沉感慨道:“公门修行难呐,浮沉急浪中。”

陈平安双手笼袖,淡然道:“宦海沉浮,云波诡谲,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沈沉停下脚步,抖了抖胳膊,让吴王城松开手,老尚书笑道:“国师,让吴侍郎去议事,我就不走远路去国师衙署了,得回去眯个回笼觉。”

陈平安笑着点头,“我接下来第一个去的大骊衙署,一定是兵部大堂。”

沈沉小声说道:“谥号一事,国师帮我在陛下那边美言几句,往大了评。”

陈平安微笑道:“定然秉公行事。”

沈沉拿藤杖重重一敲吴王城,“还不挪步,给国师带路?该启程了!”

吴王城带着陈平安去往那座为国师专门设置的单独衙署,也在千步廊附近。

京城最重要衙署,都聚集在千步廊两侧的南薰坊、科甲巷。

此外便是官场的冷灶,冷板凳。当然敢这么认为的,往往都是意迟巷、篪儿街出身。

皇帝陛下是真有要事,却是去往内廷找皇后余勉,家务事,可天子的家务事,就是国事。

国师绣虎,先生崔瀺,曾经带着真名宋睦的太子宋和,一起走在热闹繁华的京城市井。

跟少年说了史书上经常写、官员时常私下念叨的“帝王心性”,到底为何物。不是故作性情古怪,刻薄无情,所有想法,让臣子总是难以揣测。也不是一味胸襟开阔,优柔,能容人。

精髓只在一个“深”字。能装得下很多的东西,包括愤怒,委屈,放在在心底,然后……杀掉它们!

走在路上,听着司礼监掌印太监所说的山水游记一事,皇帝笑道:“跟那位落魄山次席的谢姑娘,聊得投缘?”

老宦官立即说道:“是老奴违制了。”

皇帝摆摆手,好奇问道:“故意与你攀谈,她是话术,还是诚心的?”

老宦官虽然心中有定论,仍是说道:“老奴不清楚。”

皇帝抬起双手拉伸几下,晃了晃脑袋,撑开胸膛,其实心情很不错。

大骊国师衙署,其实是一座官邸,不过崔瀺从不在此住宿,每晚都会返回那条小巷。

照理说京官和地方官的察计,是保证一国朝政有序运转的重中之重,但是国师崔瀺除了前十年自己全权负责,之后就交由吏、礼两部轮流掌管,其余两座衙署定例辅助。唯有科道官的自查,作为朝廷察计的一部分,在崔瀺手上,从来不是摆设,一向是国师官邸亲自盯着。

而三进院落的官邸这边,第二进院落左右厢房,有三十多位文秘书郎在此处理政务,所以被誉为大骊王朝的小翰林院。

“门房”是两位二十岁出头的女子,她们都是纯粹武夫,据说是两位武将的遗孤。

陈平安和吴王城径直去往大堂议事,约莫半个时辰过后,诸部堂官们各自打道回府。

六艘剑舟已经赶赴邯州邱国边境,它们如同六座云海,在大地之上投下巨大的阴影。

两支悉数披挂符箓甲胄的精骑也已在行军路上,邯州官道上,铁甲熠熠,尘土飞扬。

被鸿胪寺“请来”这边的一大一小,在衙署门口等了足足一个时辰。

一路上就没看到层层关卡、戒备森严的披甲锐士,站在门口这边,也没有人搭理他们。

少年亲王,本该封王就藩的韩锷,就呆呆站在太阳底下。

一旁的邱国礼部尚书刘文进,正值壮年,腰杆笔直,面无表情。

少年亲王率先被一位神色沉毅、英姿飒爽的年轻女子,带到三进院落的一处厢房门口,像是一间邱国京城殷实门户的书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