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将近一个月,付宇带着专项小组的成员们起早贪黑的进行烹饪研究。
现在关于烹饪操作通过热气浓度判别食材熟度的方法,已经总结完成了。
只需要将这些资料进行汇总,最后装订成一套完整的烹饪理念,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校验工作。
而此时,距离参加国际美食协会纳新活动的日期也越来越近。
就在这时,付宇准备汇总的通过热气浓度判别食材熟度的指南,却出现了一个问题。
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和尝试,付宇决定把通过热气浓度判别食材熟度的具体操作要求降低难度,这样可以让大家掌握的更容易一些。
不过此时,一位小组成员在烹饪自己的尝试菜肴时,反而因为该操作中途失败,不得不临时换回自己原本对于食材熟度的习惯,去进行判别方式的操作。
这个结果,毫无疑问让付宇等人都沉默了。
因为采用通过热气浓度去判别食材熟度的操作方法之后,烹饪的细节处理必须要调整,这样一来,操作难度比起之前还要大了不少。
烹饪过程中,想要准确判别食材熟度的操作,本身就是对于精准度要求很高的烹饪操作,而通过热气的浓度去判别更是精细中的精细,这需要掌勺厨师有着特别好的烹饪水平,以及丰富的烹饪经验。
可是!
厨艺水平的判定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的定位,在烹饪操作时,就很难达到百分百精准。
不过,只要稍微降低一下要求,将普通客户判别的能力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下,就是非常不错的。
付宇也没有强迫症,更没打算要求其他人可以全部达到自己的这种程度。
可惜,往往事与愿违!
专项小组对于这项创新想法,越是深入的研究,付宇发现,问题也越来越多。
首先,就是热气浓度的判断,缺少规律性,很难让人直观的进行参考判断。
这意味着哪怕是一个普通的烹饪操作,也需要有着大量的烹饪经验做为参考。
其次,就是对于食材熟度判断的精细度和稳定性的问题,如何去达到这个标准。
这两个问题,在很多小组成员看来,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通过这段时间的反复研究和操作,他们明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大家看来,主要还是付宇对于自己的要求有些过于严苛了。
国际美食协会纳新活动在即,参加活动的人员各种手续已经全部办理妥当。
付宇的机票则由何捷派人帮着统一订好了。
眼看着马上就要去参加活动了,付宇这两天却压根没有心思去做准备。
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去解决和克服这两个问题,甚至在其他人仍然一心扑在烹饪尝试时,开始查阅各种资料。
就在这个时候,埃里克突然找过来,将自己保存好的手机页面调出来让付宇看上面的内容。
就在国外一家非常出名的美食官网上面,一个全新的消息,看得付宇目瞪口呆。
贾斯汀带队的专项研究小组推出了关于使用炒菜机器人烹饪系统,顺利通过了准确掌勺300道特色菜肴,关于火候掌控技能,以及食材熟度的效果分析!
看到这条消息之后,付宇顿时傻眼了。
这也太厉害了吧?
300道用炒菜机器人烹饪出来的特色菜肴,进行了详细的烹饪操作和效果分析。
实在是有点太出人意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