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信息全知者 > 山海经番外 真实的昆仑与百神(第11页)

山海经番外 真实的昆仑与百神(第11页)

但是山海经里写了,赤水入海了,而且要与黄河相邻,不可能是长江流域的湖南了,只能是靠海的山东。

苍梧之野,就是云台山下一片沃野。

赤水在它的西边,还要入南海,查证山东古河道,这样的水系只有三个:泗水、沂水、沭水。

而水流量最大,意义最重要,有资格列入六川之一的,只能是泗水了。

泗水是淮河最大支流,而且发音也很接近哈哈,开玩笑的。理论上沂水也可以。

但大概率赤水就是泗水了。接下来昆仑附近的水系,还有青水和黑水。

黑水与赤水一样,也是六川之一。

海内西经:‘黑水出昆仑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注意,黑水‘南入海’、黄河‘西南入渤海’等字眼,不是指往南边流进海。而是指‘从海的南边方位进了海’。

朝哪里流,会写‘东行、东北流’等字眼,这才是流向。

没有写‘行’,只写方位词,则单纯只指方位。

如此,昆仑已经在西北了,黑水还要在昆仑西北隅,东行,东北流,之后从南边入海。

符合条件的黑水,只有济水。

河、江、济、淮,是自古祭祀的‘四渎’。济水是山东大汶口文化的母亲河,从渤海南部入海。

至于青水,在昆仑西南流过,向东行,且没有入海。

它夹在泗水与赤水之间,并且名字还带青字的古河道,只有一条就是大清河。

如此弱水也能定位了,就是大汶河。

有这些水系定位,昆仑山的位置已经脱口而出了,泰山!

想必你们都想到了,这也是学界很早就有的说法。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墟是明堂,但这里写昆仑‘丘’,且明确说了是大山,说明在图里昆仑墟建在山上,而建着昆仑墟的那座山,则叫昆仑之丘。

在山海经里,描述昆仑丘时,没有写九井之类的东西。

在写昆仑墟时,才着重描写了九井九门之类的建筑细节。

赤水是泗水,黑水是济水,昆仑丘在两条水系之间,且附近还有流沙。

流沙很多人解读成沙漠,甚至是撒哈拉那种大沙漠,纯属扯淡!

上古之时,我国环境太好了,到处都是水,先民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沙漠’,所以在造‘沙’字时,是指水流旁的沙滩。

‘沙洲’一词,就是指流沙冲积出来的‘洲’,所以‘洲’也是三点水旁!

‘滨’是指水边的地方。在古代,流沙是指水流冲击的河沙,即冲积平原。

流沙之滨,每个字都有三点水旁!说明在水域边上,绝无可能是戈壁沙漠!

黄河、长江、珠江都有这样的冲击沙洲、沙滩。继而形成所谓的‘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山海图上的所谓流沙,就是黄河在整个鲁西平原冲击泛滥而成,那时候黄河的沙就已经很多了,在下游平缓地区冲击出大片沙地,还是流动的,直到入海故称流沙。

当然,这样的说法,也可以是指黄河上游的某地,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带走了大量沙土,在某处形成大片流沙区,如此也可以对应昆仑在我国西北。总之流沙一定不是指沙漠,这里采用在黄河下游三角洲的说法。因为着重描述昆仑的时候,写了黄河入海。

就是这种流沙,在不停地填海,结合气候变迁,才最终把西海冲没了,乃至渤海都收缩了,本来渤海也是海侵到很深,是名副其实的‘北海’。

我当初解读过,精卫就是大雁衔着树枝越过渤海,炎帝氏族就在山东沿海。

精卫填海的原型,就是鸟文化崇拜的氏族,结合海岸线不断扩张而诞生的。

古人说这是鸟干的,但其实是黄河干的填海的是日复一日的流沙。

正是西海、北海、南海等方向,洪水泛滥,沙土冲击,成为浮着浅水的冲击沙地、草地、湿地,这才进入‘大荒时代’。

炎帝氏族,或者是某个‘泰山土著氏族’,他们向外迁徙,筚路蓝缕,文化传播,并将原本的地名、山名,带到了天南地北。继而苍梧之野,后期就跑到了湖南,巴蜀之名跑到了川渝。赣地之名跑到了江西。

在泰山脚下的汶上县,就有个‘蜀山’。然而这个名字,现在我们知道,它到四川去了。

这些原本都是古山东的地名,随着部族扩张而传播到了各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