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不倦 > 第126章 番外 三(第1页)

第126章 番外 三(第1页)

“人间的中元节,又称之为鬼节,据说在这一日,死去之人的魂魄会借着子时,阳间阴气最重的时候回来凡间,见一见至亲之人。”

台上说书人一把年纪,手中执扇,一边说故事,一边做鬼脸。

台下听众大多都是家中有孩子,带出来玩儿的。那些几岁的小孩儿极爱听故事,可又害怕,于是缩在爹娘的怀里,偶尔发出一声尖叫,又觉得自己好笑,于是那笑声与害怕声不断。

“那你们可知,中元节的街道上,为何会有这么多面具啊?”说书人的扇子在桌面上敲了敲,有个当年捉鬼世家的公子哥儿已经十岁了,知道些家中族里传下来的说法,举起手要发言。

说书人点他:“小公子你说。”

“祖父说,几百年前这世间人鬼都在一处,后因为一位大英雄带走了人间的鬼,才换得我们安宁,那人面戴面具,故而每年的鬼节,我们也会戴上面具,这样从阴间而来的鬼便会惧怕戴面具者,也就不会伤害我们了。”

公子哥儿说完,说书人对他道了句好:“你这么说也没错,但还有个说法啊,是怕阴间的鬼上来寻仇,所以我们带上面具,叫他们认不出谁是谁,也有保命之用。”

台下小孩儿连连点头,纷纷道:原来如此。

“所以,列位若想入花市去玩儿,不若也买一张面具戴上,即威武,又可防祸灾。”说书人说完这话,眼睛朝旁边一瞥。

站在一旁卖面具的妇人见之,连忙清了清嗓子道:“卖面具了!卖面具了!一张面具五文钱,大家快来买啊!”

原来这摆台说书的与隔壁卖面具的是一对夫妻,男的早年读过书,专改写志怪故事说给小孩儿听,挣些钱。女的又手巧,今日卖完面具,明日还能卖丝帕,二人便靠此过活。

一群听故事的小孩儿吵嚷着要买面具,家中大人觉得不用花这冤枉钱,有的拉着小孩儿就走,有的架不住孩子闹,便选了张便宜点的戴在小孩儿脸上。

妇人一次卖出十多张,正数钱呢,一道清爽的女声传来:“买张面具!”

妇人闻言抬头一瞧,便见到一个身穿海棠粉裙的少女手中躺着一粒珍珠,身后站着个背对着这边的玄衣高大男人,光看二人的模样便知身份非比寻常。

妇人道:“大小姐随意挑选,下面这排都是五文钱的,上面的也只要十文钱,要不了这么大一粒珍珠。”

少女放下珍珠,直接奔着自己方才在路上目光扫过,一眼就看中的面具。她拿起后朝妇人笑了笑,转身牵着玄衣男子的手道:“老大,戴上!”

男子转身,一头微卷的长发被银制发扣束起,额前因风落了点儿碎发,五官露出,英俊绝伦,惹得周围年轻貌美戴面具的姑娘频频看来。

丁清便是因为如此,才非要周笙白戴面具的。

每年的中元节,鄞都城长安巷的小门打开,阴间的鬼大多都能上来,后来闹了一些小事后,凡间便将这日定位鬼节,知晓能与已故之人相遇,过去的郢都城,便成了如今的无夜城。

无夜城之名有两处由来,一是因为天下如此,是由永夜之主造成,他起名永夜,无夜便是一种名式上的抗争。

还有百姓日落而息,夜间休息,无夜城则入夜不息,街市繁华直至天明。

早在很多年前,入凡间的鬼就有不全为一解相思,也有想来热闹,玩儿一玩儿的。

而凡间的百姓对鬼魂也无那般排斥,年轻者更敢入那花街,亲自撞鬼。

花街,便是铺了一条烛灯路的长安巷。

丁清与周笙白,也不是每年都来凡间凑中元节无夜城的热闹,无非是听说今年碰上了整年岁,无夜城中有个大仙能施法,引天神下凡,这才想着来看一看。

结果子夜刚过,二人入了无夜城,前来见天神下凡的百姓尤其多,还有些胆大的世家公子小姐们也一同出游,年轻一辈的无所畏惧,戴上面具满街闲逛。其中不少姑娘瞧见了周笙白的相貌,指指点点过来问路的有许多个,丁清不堪其扰。

她从妇人那里买来的是张鹰脸面具,尖尖的木制鸟喙涂上了黑漆,还有鸭羽染色,看上去与周笙白过去戴过的面具有三分相似。

周笙白瞥了一眼面具,拿在手中把玩了会儿,实在不喜欢上面鸭羽未晒干的些微血腥味儿,但还是没有犹豫地戴在了脸上。

谁让过来问路的人,的确不少。

“他们都不是无夜城附近的人,皆是来看大仙施法,天神下凡的。”丁清瞄了人群中的百姓:“往日鬼比人多,今日人比鬼多了。”

“嗯。”周笙白点头,牵着丁清的手道:“不惧鬼是好事,说明阴间管理得当,没有漏恶鬼害人。”

“的确如此。”丁清撇嘴:“只是有些可惜,如今天下统一,早在多年前便五堂合众,往年的周家、上官家、孔家他们,也都纷纷关闭堂门,现下子孙何在也无所得知了。”

想当年,五堂是为了对抗恶鬼,保护凡人而生。

后来因为周笙白将鬼魂拉下了阴间,人间无鬼,五堂便改为惩恶扬善,逐渐形成了江湖组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