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初唐异案 > 370 事事非真(第1页)

370 事事非真(第1页)

武后建秘所,以石刻有一生功绩,消解将对尽数人魈屠杀之罪孽。

秘所本当为先行造筑之建物,然直至晴雨珠制成,皆还未将选址定下。

然通天浮屠彻底崩落作一地废墟时,武后本欲就以通天浮屠地下基底为挖凿秘所之处,但苦于数千上万人终日于宫中各处往往复复,难免无法忽略倒塌的通天浮屠下方,竟时常传来有人行工事发出的声响。

故而几经斟酌,还是放弃了就在自己眼下构筑秘所之考量,一切与秘所之相干,皆被暂搁置于一旁,而先行将奇石晴雨珠制出。

话虽如此,武后心中不知因何,总有一阵激切之躁动,似凡事只要做得这一件,下一件便自然而然得以向下进行,哪怕无下一件事项,亦会因此一件完了,自然生出次一项。

无论眼下进展何如,心中这阵悸动,终驱使武后敦促内用将晴雨珠尽快制出。

制成晴雨珠,又知此物堪用的武后,本只欲于众朝臣面前,“澄清”吐蕃藩臣于奇石所言,尽是满嘴胡话,却未成想,一番试用之下,竟将已然返至翠峰山的丘真人再度引至山下。

这般奇事,对彼时之武后而言,不可不谓意外之喜。

倒并非为真人下山而觉欣喜,只是因真人下山,武后方知将秘所造筑于何处。

翠峰山为东都远近内至高之一处,视野自不必论,上有玄元皇帝庙,风水、护佑更不用多言,将秘所建于翠峰

山,至为关键之人魈一事,便可轻易得解。

照寻常言,玄元皇帝庙本就是一所道观,无论上山祈愿、求开示、寻丹问药、供奉香火,不只神都一城,周边更有无数慕名而来,要上山入观朝拜者。

如此,便可将大量人魈混入这一众人群之中,引至一处后,分为数批依次坑杀。

坑杀之后,自然当再行掩埋——翠峰山山体砂石土壤无数,又有何难,受此念头启发的工部众朝臣,更是暗中提议将秘所直接建于埋杀人魈之深坑之上,如此因开凿山体而得之土块、砂石便可与人魈尸首一同作为秘所地基之填料。

由此,秘所其下为世中除恶之人魈,其上为武后终己一生之功绩,所在其山体顶端,又是集数朝数代道宗精髓之玄元皇帝庙,如此一来,天、地、人于秘所之中合而为一,实为于武后长生事项,最佳之庇佑。

上位既然有了大致构想,代为行事之人只需照构想,将结果达成便可。

可武后想得更为长远,一座足有以白近千计的人坑,终有一时将见天日,那时史书上必会记载如“前代皇帝武曌朝时,于一处秘所地下,埋有活人塚一,其内尸骨足有数百具,而秘所其天井上石壁面,刻有皇帝武曌毕生之功……”

这般记载,如何不使人心生误解,以武后为一残忍暴戾、好大喜功之国君。

既要将己身明君之名存下,又要将人魈之坑解释得通

——必先思索清楚此一项,才得以将秘所工事确定。

早时心中所念及之要于自己一生行将就木之时,予李唐皇族、武周朝臣最后一项教训,加之眼下一刻欲对人魈一步一步暂行处决而事先安排,此外还欲将其死因粉饰得更为合理。

于武后心中所想,达成这许多所愿,唯有一项常事可行——便是疫病。

天灾地难、战乱人祸,说来只要先行预备,无论日常所需,还是避难将用,终大有几率,或得以保有一命。

寻常人如是,达官贵胄亦如是,皇族宗室更如是,掌有足量钱财,寻得有庇护所,囤有相当土地、食料,于战祸灾难生时,必然有一线生机。

然独有疫病此一样灾厄,于各人面前皆无差别——就算以前代高宗而言,身染风邪恶疾,只短短二三年便不治而终。

自然,疫病亦数那天灾地难之类,但凡愿砸下重金,寻求诊疗之法,或得存下一命,然人之体躯终皆有相异,并非尽数得以钱财便可换取康健。

故而言疫病面前,人人均等,毫无破绽。

武后将此番念头思至清楚爽利后,心中很快即有了此番盘算——寻常得以花去气力使病者得以诊治之症不堪可行,必须当是那般世间少见,乃至从未有过之疫症,才得真正使众生平等。

而同一样疫症,生遍人人身躯,散播于各城各处,难免由人以人为手段隔绝——如何处生有大量病者,便

将其一处无论人、物,焚烧为灰土,以避疫症相传。

凡人以命为贵,当疫病危及自身性命,则难免由人不择手段,肆意妄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