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哥儿在省城逗留了几天,与妹妹妹夫告别之后,带着锦屏一起往回赶。
等他回来的时候,已经腊月底了。
梅香和黄茂林已经调整好了状态,儿子儿媳才坐下,就赶着问慧哥儿省城的事情。
慧哥儿看了眼锦屏,锦屏先开口,“阿爹阿娘放心,我仔细查看了妹妹的气色,见她好的很。在孟家的时候,下人们都听妹妹的话,妹夫这些日子一直陪着妹妹,两个人好的跟一个人似的。”
梅香笑了,“辛苦你们两个了,好生歇几日,咱们一起过个年。”
这一嫁一娶,家里人口倒是没变,等到明年这个时候,说不定就能添人了。
梅香又高兴起来,拉着锦屏的手,“好孩子,忙了这么久,这几日不用再到我这里来点卯,过年的事情我都预备好了,你只管等着领压岁钱就行。”
锦屏笑了,“有阿娘在,我总是能躲懒。”
一家子热热闹闹过了个年。
年初二那天,慧哥儿陪着锦屏,跟着明朗和玉茗一起回了秦家,梅香也带着黄茂林和泰和回了韩家,和兰香一家子陪叶氏说话,婉柔也回了张家。
叶氏与两个女儿说闲话,“这初二各回各的娘家,倒是聚不到一起去了。婉柔本来说明儿再回去,我想着她两个姐姐都回来了,让她们姐妹一起聚一聚。”
兰香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大的是男孩,刚刚进学,小的是个女孩,才一岁多,还抱在怀里呢。
梅香把小姑娘抱了过来,亲了亲她的小脸蛋,“去大姨家好不好?”
小姑娘不常见梅香,有些害怕,又扑到了兰香怀中。
黄茂林看了看小姨妹,心里面感叹日子过得真快。他总觉得兰香还是那个一天到晚藏在姐姐身后的小丫头,头上扎两个小揪揪,除了吃就是玩,这一眨眼,兰香都有两个孩子了。
常大郎问叶氏,“阿娘,两位舅兄要参加今年的春闱吗?”常家兄弟去年没有去参加秋闱,说要等下一科,争取拿个好名次。
叶氏点头,“过两日就走,东西都准备好了,和秦家兄弟一起去。”
梅香问叶氏,“四叔不去吗?”
叶氏摇摇头,“我问过你四叔,他说他再等几年。”
黄茂林忍不住感叹,“这读书可真不容易,好几年才能考一次,考着考着人都老了。”
梅香笑着嗔怪他,“胡说,咱们家这些读书人哪一个也没老,我听说那外头有人孙子都好大了,也就勉勉强强考个秀才。”
黄茂林咧嘴笑了,“要是让我去考,就算有了重孙子,我怕是也考不上。”
众人都笑了,叶氏连忙安慰大女婿,“你有你的好,这满天下的人又不是全部都要去读书。”
兰香接口,“可不就是,姐夫有姐夫的好。”
叶氏又问梅香,“慧哥儿和长俊去不去?”
梅香摇头,“慧哥儿说自己才中了举人,这会子去考进士,怕是难中,万一中了个同进士,那还不如不考呢。长俊倒是可以一试,但他秋闱考了第三名,若是再多学几年,等到下一次说不定又能考个好名次呢。我也不懂,这是他们郎舅二人和李先生决定的。”
叶氏点头,“既然李先生这样说,那就再等下一次吧。”
姐妹两人在娘家吃了顿饭又各自回去了。
过了几日,明朗兄弟二人果然要进京赶考去。准备了这几年,兄弟二人觉得火候都到了,不管这次能不能中,总要去试一试。
春闱在二月,一个多月的功夫,到京城绰绰有余。
叶氏给两个儿子准备了足够的盘缠,把他们送出县城好远才回来。
兄弟二人坐了一辆车,带了两个随从和简单的行李就出发了。
快马加鞭到了府城之后,兄弟二人先去了胡家,秦家兄弟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胡老爷非常高兴,这四个孩子,一个比一个争气。胡家三代男人一起,备了丰厚的酒席给他们四个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