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布下了一个暗示——提出设计的人,也就是景葶,会让康熙觉得,更适合占据户部的位置,能起到一个“居中调停”的作用。
当然,也仅仅是暗示,并不能做得太明显。
康熙也完全可以用釜底抽薪来破局,毕竟说到底,提出者并非一定就要作为居中者,就没有其他能做事儿的人了吗?但话又说了,理性综合分析之下,康熙会接受暗示才是更大可能的情况。
结果不确定是正常的,这也是博弈的精髓所在——因为对方并非愚蠢,自己也并不能完全认知准确对方的想法。
不过没关系,即便这一手棋下出去,没有得到预料当中的回应,再根据对方的反馈调整下一手的安排就好——与人斗其乐无穷嘛!
还有一个兵部。
这里景葶是埋下了一条有深远意义的线——看似是在回答奏折里的问题,也回答得很出色。但更进一步的内蕴,是要到未来的某一天,“事”到临头了,才能显出来对应的关联。
到了那会子,便是康熙想不起来景葶今日写的东西,景葶也会提醒康熙想起来的。
回头再想去涉猎兵事,也算有了一道铺垫——会产生相当作用的铺垫!
康熙这时候已经把手里的六张纸仔细读了三遍了。
他此刻是十分能理解景葶方才言语里的谦逊与体恤——刚刚听的时候,只觉得是没有傲气,但现在回过味来,对比着六份处理意见里的内容,却体会到了其中的优点!
何谓“谦逊”?
不是说言语上卖个乖就叫谦逊。只有对世事有着真实透彻的体悟,真正懂得,何处是“人力所不及”,又必须要在何处“应当作为”,才能确实持有谦逊。
何谓“体恤”?
那是真正地把“他人”放在心上,带着一种“平等的同情心”,才会有体恤二字。
康熙仍然在盯视着眼前力透纸背的正楷,心里在琢磨着:
写下这几份东西的孩子只有十二岁!
反常为妖——世间真有可能存在深切体悟与年龄匹配得不合常情的人吗?
但景葶自幼的经历他也调查过,如果是因此心性成熟、能对他人有同情心,也是可以说得通的。再加上读书所猎甚广,在胤禛府里接受过好的教导。
这孩子自身有天分,有经历,读书也足够认真。
胤禛胤禛是个会教人的!
两相加起来,能信!
康熙放下手里的一叠纸,给仔细地压到先前看的书底下,侧身看向景葶,说道:“朕的四阿哥是个好的,你也是个好的。”
景葶一时没明白康熙提到四贝勒的用意,只好说:“贝勒爷对奴才有教养之恩,奴才永不敢忘。”
康熙作为一个父亲,一直以来都十分自得,觉得那么些儿子都被他教养得十分出色。
这番景葶说的话,刚好合上了康熙心里对胤禛的赞语,让康熙觉得被拍了马屁,很有些高兴,又因着前情,对景葶好感倍增,笑着赐下恩典:“朕给你已经赐了婚,你也算是朕的孙女婿,朕允你叫朕皇玛法,自称为孙便可!走,跟朕一同去吃午膳去!”
“谢皇玛法恩典,孙儿领命!”景葶行了大礼,也确实值得行一回大礼!
景葶知道,究竟怎么安排他,今儿是等不到后续了,便坦然跟在康熙身后,去吃饭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6-1601:12:30~2020-06-1903:03: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江白4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