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人家处理事情的手段,更加游刃有余,更加纯熟了。
同圆圆说的一样,毕竟都知道,他们的实力了,想要挑衅的自然就少了。
偶尔遇到不长眼的,非要找事,他们何曾怕过,随着年岁大了,心眼也多了,人家即便是比武,那也是友好的,不知会先生,不用请家长的。
主意竟然都是李小郎出的,为了不当家长,不被先生请,李小郎的智商那是飞速发展的。
不知不觉人家李小郎都已经站在军师的位置上了。
李夫人为此愁的睡不着觉,认为孙子带坏了儿子,对周澜那是有埋怨的。
奈何人家李大人骄傲,一副我儿子有出息的做派,还给圆圆同姜姜送了好几次礼物,这都是感激人家两个孩子,激发自家儿子智商的。
人家李大人背地里同李夫人念叨:「孩子们这样多好,小郎更是学到了更多,原来的时候,小郎认识几个人,现在呢,小郎不光认识人,还能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同各种人打交道,这都是进步,这都是身为郎君,小郎以后的技能,这都多亏了圆圆同姜姜,你当心怀感激。」
那真是掰开了,揉碎了,同夫人说明白。
李夫人觉得李大人不太明智:「认识那么多人有什么用,大多是仇人,给人赔礼道歉认识的。」
李大人:「夫人,这就是狭隘了,孩子们打打闹闹,哪就说到仇人,这些都是以后小郎的人际关系。我是很领情的。」
这就是明白人呀,可惜李夫人当真没有这份远见,很是为此发愁。
李夫人即便是不服气,不愿意,不想要承认,奈何人家李小郎,作为圆圆同姜姜的叔叔,那真是越发的稳重成熟,基本上大小事情都能扛下的。
能力在上涨,关系更是好的堪比亲爹了,自从有了侄子侄女,手里零花钱从来没够用过。
没看到吗,最近姜小郎君不在京城,圆圆同姜姜那边依然平静无波,可见李小郎本事长进了。
关键是人家能做到惹事不招师长的眼。这份本事不一般的。书院的先生们,都对李小郎重点关照了。
所以但凡圆圆同姜姜到府上,李大人那都是超规格接待的,李夫人这个祖母都只能陪着欢迎。
谁让自家夫君,儿子,都那么喜欢圆圆姜姜呢。
当初周大人都没能在李府有自己的房间,不过人家圆圆同姜姜有。而且不是房间,是院子。那真是回家的待遇。
真的,李小郎这个叔叔做的,操的都是当父亲的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姜常喜这个当嫂子的,觉得对李小郎差了,都对不起小郎这份心意。
所以姜姜,圆圆有的,李小郎都有。
可惜还是小郎被儿子祸害的时候多。听闻小郎这些年攒下的家私,没剩下多少了。
周澜面对李小郎的时候,都有些底气不足的。毕竟在夫人面前,李小郎能帮着儿子扛住的事情,他未见得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