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 王贞白(第1页)

王贞白(第1页)

王贞白

贞白,字有道,信州永丰人也。乾宁二年登第,时榜下,物议纷纷,诏翰林学士陆扆于内殿复试,中选。授校书郎,时登科后七年矣。郑谷以诗赠曰:“殿前新进士,阙下校书郎。”初,兰溪僧贯休得雅名,与贞白居去不远而未会,尝寄《御沟诗》,有云:“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后会,语及此,休曰:“剩一字。”贞白拂袂而去。休曰:“此公思敏,当即来。”休书字于掌心,逡巡,贞白还曰:“‘此中涵帝泽’如何?”休以掌示之,无异所改,遂订深契。后值天王狩于岐,乃退居著书,不复干禄,当时大获芳誉。性恬和,明《易》象。手编所为诗三百篇及赋、文等,为《灵溪集》七卷,传于世。卒葬家山。

【注释】

1永丰:县名,治所在今江西广丰。

2物议:众人的批评、非议。

3陆扆(yi):初名允迪,字祥文,光启二年(886)登进士第,大顺二年(891),召充翰林学士。

4“殿前新进士”两句:意谓殿前不断有新的进士考中,而王贞白还不过是宫殿里的一个小小的校书郎。

5兰溪:州名,治所在今浙江兰溪。贯休:俗姓姜,字德隐、德远,善画罗汉,工篆隶草书,时人谓之“姜体”,蜀主王建赠他“禅月大师”称号。能诗,多警句,脍炙人口。传见本卷后文。

6《御沟诗》:一作《御沟水》。

7“此波涵帝泽”两句:意谓御沟里的水波蕴涵着帝王的恩泽,没有地方可以用来洗涤布满灰尘的带子。后王贞白改“波”为“中”,妙处有二,一是避免原来的“波”与后文“涵”“泽”重复,二是把范围扩大,照应后面的“无处”,也显示出二人对唐代帝王恩泽广大的赞颂,表明二人的政治态度,故有此举之后,二人交心,成为挚友。

8天王狩于岐:指天复元年宦官韩全晦劫持唐昭宗去凤翔之事。

【译文】

王贞白,字有道,信州永丰人。乾宁二年(895)考中进士,当时放榜,人们纷纷批评,下诏让翰林学士陆扆在大殿内再次考试,王贞白再次考中,授任校书郎,当时距离考中进士已经七年了啊。郑谷赠诗给他说:“殿前新进士,阙下校书郎。”起初,兰溪的和尚贯休有风雅之名,跟王贞白居住之地相去不远,但没有相会过,曾经寄给他《御沟诗》,其中有诗句说:“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后来两人相会,说到这首诗,贯休说:“尚有字不妥。”王贞白拂起衣袖就离开,贯休说:“这个人思维敏捷,应该很快就会回来。”贯休在手掌心上写下一个字,不一会儿,王贞白回来说:“改为‘此中涵帝泽’怎么样?”贯休打开手掌给他看,两人所改动的字没有不同,于是结下深厚的友情。后来遇到唐昭宗被韩全晦劫持到凤翔的事,王贞白就退居写书,不再想要入仕做官,在当时获得很大的好名声。他性格恬淡冲和,通晓《周易》卦象。亲手汇编自己所创作的诗歌三百首和赋、文等作品,编为《灵溪集》七卷,流传在世。王贞白去世后埋葬在家乡。

○贞白学力精赡,笃志于诗,清润典雅,呼吸间两获科甲,自致于青云之上,文价可知矣。深惟存亡取舍之义,进而就禄,退而保身,君子也。梁陶弘景弃官隐居三茅,国事必咨请,称“山中宰相”,号贞白,今王公慕其为人而云尔。

【注释】

1陶弘景:字通明,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后隐居茅山修道,梁武帝凡有吉凶征讨大事,常遣使咨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死后谥“贞白先生”。三茅:指茅山,相传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得道后居于此山而得名,在今江苏西南部。

【译文】

○王贞白学识才力丰赡精良,坚定志向地创作诗歌,清丽温润,典重雅正,在短暂的时间里两次登科,靠自己走到青云之上,文章声价由此可知。深深地想着国家兴亡而自己舍弃官职,获取操守的道义,仕进就能获得俸禄,隐退就能保全性命,是君子啊。梁朝陶弘景放弃官职隐居在茅山,梁武帝每次有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请教,他被人们称为“山中宰相”,谥号为贞白先生,如今王贞白也是羡慕他的为人而取这个名字的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