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大明国师 > 第五百三十章 撤军(第1页)

第五百三十章 撤军(第1页)

撤军陈天平现在身处宫中,虽然新旧两宫相距不远,但消息已经被吴娘娘严密封锁继而送出城去,即便陈天平安排了一些眼线在里面,也没有获知到太多的机密。不得不说,吴娘娘虽然是女流之辈,这种关键时候反倒是沉得住气。一方面,向安南国的王宫请求调拨医师前往救治。另一方面,则一五一十地将发生的事情传递到外面明军的军营,随后关闭了新宫的大门。“李大帅看着身体强壮,也没听说有什么旧伤,怎么会突发恶疾呢?”“莫不是外出打猎,回来卸甲风了?”身边的宦官猜测道。实际上,这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在合理推测下能想到的唯一可能性了。“卸甲风”,顾名思义,就是将军打仗之后,回到帐中,因为身体太热、又出了很多汗,立即卸去盔甲,贪凉吹风,引起所谓中风之疾主要是因为中医认为,人大汗之后,腠里不固,风邪易侵,拘束经络,使筋脉拘急,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在华夏,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远的譬如被称为“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的五代第一猛将李存孝,曾经一日力敌五侯二十八将,因热血沸腾,卸去盔甲,连饮三杯冷酒后忽然倒地,口吐鲜血,不省人事,便是中了“卸甲风”;近的则有大明的开平王常遇春,作为洪武开国的最重要勋臣之一,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也曾于洪武二年患上“卸甲风”。“不对呀,打个猎也不至于吧?”陈天平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他也清楚一点,眼下若是被大明城外的驻军察觉到异常,然后采取了不理智的行动,那么等待他们的必然是灭亡!想到这里,陈天平立刻又从床上站了起来,焦急地吩咐道:“派两拨禁卫军,一拨跟着医师去新宫,问清楚到底出了什么情况,然后对新宫进行卫戍;另一拨封闭城门,不能让明军进城,跟明军说清楚,李大帅只是突发疾病,与我们无关,有什么事情明天天一亮,开城门本王当面说清楚。”从陈天平的角度来看,这样安排是没问题的。因为新宫除了少量李景隆的亲卫力量以外,并无任何武装力量,而此时一旦李景隆突发恶疾的消息传播出去,城内别有用心的势力不知道有多少,而李景隆是绝对不能死在城里了,一旦死在城里,那么对于陈天平来说,就是黄泥粘裤子——不是屎也是屎。眼下是明军撤军前夕,陈天平既然打算原则上同意明军的撤军条件,那么当然不希望李景隆出任何事情,所以陈天平必须要保证李景隆的安全,而如果安南国的军队进入新宫,那么性质就变了,所以陈天平只下令在新宫外围进行卫戍。而保证李景隆的安全是一方面,保证自己的安全,也是一方面,所以陈天平下令封闭城门。陈天平不能将自己的性命和王权,寄托在城外极有可能暴动的明军不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上面。而关闭城门,明军在夜里攻城成功的概率是不大的。陈天平相信,只要好好跟明军沟通,拖过今晚,那么李景隆不管好没好,真相都能有个交代。否则这时候黑灯瞎火的,信息传递不畅通,太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了。“快去,一定要快!”升龙城西门附近。张辅策马站在城墙下,凝视着黑暗深邃的夜空,眼眸深处尽是阴霾。他身上披挂着盔甲,手持利刃,冷酷的面容透露着一股强烈的铁血肃杀之气。他已经带着骑兵在这儿站了两炷香的功夫,始终没有动弹分毫。骑兵,是无法直接攻城的。而重新整编的安南军虽然是李景隆训练出来的,但负责升龙城城门这种关键位置的校尉和将军,都是陈天平提拔的心腹。这些心腹接到了陈天平的指令,一直在对城下的明军喊话。而即便负责守门的军队里,有很多亲近明军的将校,但此时既然双方没有发生直接冲突,似乎明军又被喊话所劝阻住了,那么自然也不好做什么。此时此刻,双方都在不约而同地耐心地等待着最新的消息。“轰隆隆!”忽然,远处传来了阵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城楼上有许多安南军的士卒,他们都是紧握武器站着岗位,眼睛直勾勾地望着远处夜幕下的明军。……第26页城楼上有许多安南军的士卒,他们都是紧握武器站着岗位,眼睛直勾勾地望着远处夜幕下的明军。安南军的众将士顿时警惕了起来,齐刷刷地抬头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他们都知道这是明军大营的方向。“戒备!”城门校尉低喝一声,随后拔剑指向了远方。霎时间,一群安南军士卒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各自提着器械往前跑去,将城门堵住,以防止明军强行攻城。但下一瞬间,他们就知道自己在做无用功了。“砰砰砰!”一声接着一声的巨响响彻夜空,仿佛雷霆炸裂,震耳欲聋,这是火炮试射的声音。城门校尉看了一眼远方的天空,脸色变得越发阴沉,喃喃自语:“火炮居然都来了”没错,张辅就是在等火炮。只要大口径的臼炮和普通火炮一到,想要强行攻城,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毕竟安南军本来就没什么抵抗意志,内部又有很多亲明派的军官,真要硬进城的话,只需要冲着城门开几炮,就差不多了。云阳伯陈旭这时候说道:“新城侯,安南人此时定是缓兵之计,这些该死的杀才,居然敢刺杀曹国公,我请求率军攻破城池!”云阳伯陈旭是靖难勋贵中的一员,于洪武末年嗣其父职,为会州卫指挥同知,建文元年朱棣起兵,他举城降燕,当年主要战绩有从征滦河和力战真定,建文二年燕军攻下德州后,令陈旭守德州,同年八月盛庸攻德州,陈旭因兵少势孤弃城而走,朱棣未问其罪,属于脑子比较灵活,懂得审时度势的武将。没办法,明军内部本来就是各派系林立的,尤其是李景隆确实跟很多靖难勋贵不太对付。而这时候明军攻城,李景隆是有概率出个三长两短的。显然,云阳伯陈旭这时候的建议虽然听起来非常有道理,而且充满了义愤填膺的感觉,但仔细品一品,就知道这家伙是恨不得李景隆死了再叫一声“好死”。“不急。”张辅这时候保持了高度的镇定,他摇了摇头,冷漠地说道:“既然调集火炮,那么想必守城的安南军也预料到攻破城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贸然出击,恐怕曹国公在里面会遭遇不测,再等一等,等大队步兵就位。”这番话说出了张辅的顾虑,如果冒然出击,只怕不仅救不了李景隆,反而还会害了他,这是张辅不愿意见到的。“遵命!”云阳伯陈旭闻言,便是抱拳退了下去。“你们说,李大帅会不会已经遇害了?”有将领小声嘀咕道。另一名将领则是轻哼一声,说道:“你别胡说八道了,李大帅骁勇善战,平素身体也好的很,不会出什么事情的。”其余的将领也纷纷赞同这名将领的推测,虽然明军里面有想借刀杀人的,但其中绝大多数,尤其是南军出身的,还是李景隆的忠诚部下。很快,随着“咚咚”的鼓声,明军点起了火龙一般的火把,开始了整队。城门外,数千名明军正在集结,他们按照阵型排开,整齐划一地列阵而立,列队完毕才大约数出来一共有五千多人,而这五千余名明军,再加上骑兵和炮兵,便是张辅眼下调动出来的了。剩余的明军,有一些是不能夜战的。在这个时代,影响一支军队夜战能力的主要有两个方面,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原因很简单,一旦这样的情况出现,那么李景隆其实就成了他们手里保命和用来谈条件的最后一张牌。所以现在张辅可以基本确定,即便他这边开火,李景隆的生命安全,也不会受到影响。况且,他已经知道了新宫那边的情况。安南人虽然把新宫包围或者说保护了起来,但里面依旧有相当数量的李景隆卫队,这些人完成了简单的工事准备,外墙据守不了,可内部的核心区域,守个一阵子等待支援的到来是没问题的。如果能够轻松破城,再次控制升龙城的话,那么对于大明武力的彰显,是毫无疑问的。这种赤果果的威慑,足以让大明在与安南国的谈判中,取得绝对优势的地位。月亮一开始隐藏在乌云中,黑漆漆的夜空中,繁星闪耀,过了许久,月亮才慢慢探出了头。随着乌云飘走,一轮弯月终于名正言顺地高悬在天穹上,散发出皎洁柔美的光辉,银光倾泻,洒落人间。升龙城内的官道上,近千安南国的禁卫骑兵正在快速行动。骑兵们每人都携带着一杆长枪,腰挎横刀,一个个都神态严肃,浑身散发着凛冽的煞气,就像一柄柄锋芒毕露的宝剑。骑兵们穿梭在官道上,不断地策马狂奔,发出一阵阵闷雷般的呼喝声,他们就像一道黑色的风暴席卷了官道。这支骑兵队伍,已经是陈天平能调集最亲信、最可靠的武装力量了。陈天平虽然登基的时间没多久,但他这一支废帝血脉,也曾暗中积蓄了一些力量,陈天平回到安南后,就将一部分力量公开化,并且招募新兵,成为了他禁卫军的核心,这支部队,就是由他的亲信率领。他们已经赶到了升龙城的鼓楼。“城外都是明军,而且还布置了很厉害的火器,王上让我们务必小心谨慎,不要轻举妄动。”领头的将军沉声说道。“明白!”众将校连忙答应。就在此时,副将却说道:“卑职建议还是挖地道用大缸探听一下,明军惯用地道配合火药炸城,不得不防左右咱们也不能出城对抗明军,只是负责在各门之间机动而已,不妨派骑卒去命令各城门探听一下。”将军听了以后微微皱眉,但是很快便舒展了开来。他点了点头:“好吧!”随后他点了几人,这几人拱手施礼,旋即翻身上马,冲向了升龙府的西门传讯。与此同时,升龙府的西门的城头上,一颗火球突然腾空而起,照亮了夜幕中的城墙。“啊——”“救命啊!”“不好啦,明军开火了!”“快逃!快逃!”火光乍现的那一刻,城墙上的安南军纷纷惊惶失措地四处逃窜,宛若一只只无头苍蝇。令人绷不住的是,这其实是安南远征军接收国内送来新研发的照明弹而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