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男人微微一笑:“刘书记,二十多年不见了,我是源平生产队的张木村呀!”
刘岩惊呼道:“哎呀!张木村,我说怎么这么面熟,你怎么在这儿?
听说你8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扈州市同化县的乡镇工作。
我还准备等这一段忙完了,去看看你。。。。。。”
张木村笑着对刘岩说道:“谢谢刘书记,还记得我。”
“在源平的那段日子,哪能忘记呀?”刘岩说道。
屋子里的其他人,看到刘岩和张木村两人的对话,都愣住了。
刘岩立刻站了起来,让张木村坐下。
张木村赶忙说:“刘书记,别客气,你坐吧。”
“你在读《列宁选集》?”刘岩指着桌上的书问道。
“是的,读大学的时候看过一遍,大学毕业那阵子又看过一遍。
现在没事的时候,就再看一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现在读一遍伟人著作的人不多,你都第三遍了,真不容易啊!”刘岩说道。
一位年纪过了五十的男人,走到刘岩跟前,激动的说道:“没想到刘书记跟张木村这么熟悉。”
“我在怀宁市永峰县源平村插队的时候,张木村是村里的青年。
1977年底又一起考上大学。”刘岩说道。
老同志接着说:“张木村可是我们经委的大秀才呀!
曾经是我们单位从乡镇选拔上来的笔杆子。
十几年来,每天坚持看书学习,笔记记了二三十本,文章发了成百篇,材料不知写了有多少。
可是,到头来一个副科长也没有当上,一套房子也没有混上,就在我们这边歇菜了。”
刘岩问张木村:“你在什么地方发表文章?哪一类的文章?”
张木村不好意思的说道:“嗐!没有发表什么文章。”
一旁的老同志说道:“小张,给刘书记说说嘛,实事求是,谦虚个啥!“
另一位中年人接着说道:“刘书记,张木村在《经济日报》、《人民日报》、《江宁日报》、《江宁经济日报》,还有工业系统的各类杂志都发表过文章。
他还是《扈州日报》的专栏作家,发表的都是工业经济方面和时政方面的文章。”
老同志接着说道:“《江宁经济日报》,有几次都是半个版面刊登他的文章。
好多企业的领导,都知道我们经委有个叫张木村的年轻人。”
中年人又接着说:“这几年,省经委几次要他,这家伙死都不去。
要是去的话,现在至少是个处长了,说不定还当了省经委副主任了。
我们也能跟着沾点光,弄个主任科员什么的。”
张木村有些脸红,喃喃地说到:“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
十几年前的事,跟领导说,有啥意思啊……”
刘岩闻言,心情顿时沉重起来了!
这就是人才的归宿啊!
从张木村的身上,就可以看到扈州的过去和现在。
这些年,经委提拔了十来个县级干部。而像张木村这样的人才,却这么被掩埋掉,连副科长职务都不给。
如果指望着这么一位经委领导,对扈州的工业做贡献,做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