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李坏李长河 > 八百五十五战略蒙古的进攻(第1页)

八百五十五战略蒙古的进攻(第1页)

八百五十五、战略+蒙古的进攻

八百五十五、战略+蒙古的进攻

彰武元年七月下旬,不知不觉又到风风轻云淡,秋高气爽的时节。

王府里,两派人马热火朝天,新军的扩充招兵也开始了。

最终的目标是新军陆军六万,扩充一个师,新军海军扩充到两万人,一共八万,明年还计划扩充新军海军到四个师,四万人,这样新军一共十万,挂名在殿前司下,平时拱卫京都。

另外,新军淘汰下来的遂发枪和火炮,开始换装给其它禁军,新军派出教官教禁军如何使用火器。

这种扩散无疑是有风险的,风险就是遂发枪技术的泄露。

对此李星洲并不担心,其一是新军有了更好的后装零四式步枪,其二就是简单的技术迟早会被效仿学习,可再高级的零四式后装步枪和火炮是不可能的,即便给他们图纸,他们也造不出。

如此,反而不必过多考虑那些。

事实上,这几月以来,在王府附近晃悠的人不少,鬼鬼祟祟的也很多,十有八九是各国陆续派来的探子,李星洲组织开元府抓了一波,不过还是有人敢来。

另外一边,七月中旬,魏雨白、方新凯旋,还有随同进京受赏的枢密院也逐步开始了对夏战争的“庙算”。

主要参与人员就是皇帝、李星洲、枢密使温道离、枢密副新军海军司令使狄至、怀化将军新军陆军司令刘季、新军陆军副司令魏雨白、新军陆军副司令严申、新军海军副司令参林,侍卫军马军指挥使赵光华、同平章事王越、参知政事何昭、户部使汤舟为、度支使薛芳、兵部判部事包拯、耶律大石。。。。。。。。

不过事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定下的,李星洲组织大家隔三差五讨论商议,回家之后众人又再次想想,有了想法下次再来提出。

不过除去军人,德公、何昭、汤舟为等人的提出来的多少有点纸上谈兵的意思。

随着不断讨论,最终结果反而越来越趋向当初魏朝仁的战法。

只是在细节上有些出入,比如狄至提议一军从河东村出兵,渡过黄河,以唐隆镇为前沿,向西筑城进攻的同时?令海军将士混淆敌人视听?从黄河东岸渡口登船,直沿河向北攻击北面阴山脚下的兀刺海城?若战局有利?则再顺着河南下,攻击夏国兴庆府核心重地?两面夹击。

而刘季也提出只要给他两个师,他能带人从开元出发?向西走郑州、洛阳?过潼关,在河中府补给,然后北上延安府,沿着河谷前进?从南向北发动攻击。

如果战斗有利?则转向西北,进攻夏国核心腹地,如果战事不利,就在夏国南筑城推进,以后方延安府、河中府为补给后方?扎根下来,慢慢推进。

而且他看上了东南的龙州西部一处山川河流交汇的隘口?在夏国洪州治所往北大概十几里的地方,如果钉在那里?就能打击洪州、龙州、银州一带补给线。

李星洲在地图上一看也觉得很紧要,后世好像是座要紧的城市?只是他想不起来。

而且刘季思考得很周全?这还不只是战术上的考虑?还有战略层面的考量。

唐隆镇在夏国东面方向,龙州在夏国东南方向。

如果两线同时开战,夏国必须把兵力不断往东南集结,那其腹地西面就会空虚,这时如果沿着大河的军队南下,其核心腹地就**裸暴露出来了。

李星洲也慢慢发现,刘季狠归狠,绝不只停留在一个悍将的层面,是个很有想法的人。

经过半个多月陆陆续续讨论,综合大家的想法,李星洲在地图上点出几个战略点。

这几个点是众人提及最多,也是最关注的地方。

最北面,兀刺海(孩)城,阴山脚下,夏国人用于抵御草原的要塞重镇,如果不拿下,那么顺黄河北进南下的攻击方向就无法实现,因为它挡在要地中间,就在黄河转弯的弯道上,不拿下要么无法前进,要么退路被堵死。

无哪种都十分不利。

其二则是银州,位于黄河西岸,在无定河中上游河畔,距离黄河岸边直线距离大约一百里,修筑在河谷东侧的军事要塞。

只要突破银州,就能直接突入夏国在东面的聚居腹地。

随后则是洪州、龙州防线,刘季认为这里是突破口,洪州、龙州前沿外突出,后方补给线在河谷汇集,如果在南面沿着河谷北上,不与前沿的洪州守军纠缠,直接在后方河谷筑坚城,能阻断洪州、龙州补给,让两个重镇难以为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