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远这次找上的人不少,其中一个便是在南陵的老朋友陆远知,当初沈清远他们到京城任职之后他比他们晚了几年才入官场,在其他地方当官,如今资历足够才能来到京城任职,而傅昊泽自从傅将军灭了北蛮之后他便被分配到军中历练,不过并没有离京,而钱宝宁则是回到了京中做生意,好朋友相见几人自然好好聚了一次,不过各自都有要职在身不能常聚。
这次办报社,沈清远想着人越多越好,消息也能多一些,便拉着陆远知、傅昊泽以及钱宝宁加入,另外再加上宋远道和良大人,这样,无论是朝堂上的、军中的、商
场上的人脉就都有了。
一开始众人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沈清远口中的报社是什么,不过出于对沈清远的信任就答应了,钱宝宁几人还觉得回到了书院的时候沈清远带着他们办了不少大事,所以他们还是有几分默契在的,而宋远道和良大人完全是出于对沈清远的能力的信任。
而且如今宋远道的加入相当于皇上的加入,谁不知道宋远道是皇帝最信任的臣子,有了他的支持自然事情就好办多了。
沈清远将报社解释清楚之后,这些人对此十分感兴趣。
“如此看来,这报纸对舆论的引导力应该非常强,”宋远道不愧是当朝丞相,当即便想到了报纸的影响力。
“如果用来宣传朝廷颁发的政策那应该挺好,”良大人也跟着附和道,两个为官多年的人自然能想到一块儿去。
钱宝宁却觉得这个报纸虽然卖价不高,但是买的人肯定不少,发到各地也能挣不少钱,用来给钱家的生意打广告也可以,何况沈清远可是他媳妇儿的亲弟弟,都是一家人自然支持沈清远。
而傅昊泽和陆远知十分清楚这个报社办成之后肯定对他们有利无害,自然也不会反对,何况他们还有年少时的交情在,对沈清远也十分信任。
沈清远拉拢班底人马之后还招了不少文笔功底不错的举人或者秀才到报社工作,这些人分别负责不同板块的撰写。
沈清远他们负责收集消息,
然后经由下人记录,转交给报社加工润笔,再交给沈清远他们定稿,最后印刷出版售卖。
报社出版的第一张报纸沈清远自然要好好挑选题材,几人仔细商讨了一番,便将出海、公示栏,以及近年来朝廷颁发的一些利民政策、今年朝廷任官的政策以及一些文人的新作品等作为第一张报纸的题材。
最后敲定完题材之后便开始满怀期待地等待成果。
“卖报!卖报!三文一份!客官想要知道京中近来发生了什么大事吗?只要花上三文钱你就能掌握朝廷近年来发布的各项政策哟!”
“卖报!卖报!三文一份,客官您要来一份吗?”
这一日,京中不少地方出现了这样一幕,十岁大小的孩童竟然个个都背着个小挎包拿着一张纸在大街上叫卖,京中的百姓十分好奇,他们十分好奇那些孩子手中的那张纸到底写的什么,左右三文钱不贵,便买下来看看,结果这一看便越发不可收拾。
“我要一份!”
“我也要一份!”
“哎!别挤我,我也要一份!”
“不好意思,这是今天最后一份报纸了,想要买的话明天再买,不过明天的写的与今天的不同,客人可要跟报社订报纸?订了报纸第二天我们便会送到客人府上,就不用担心买不到了,”这些孩子大多是从慈幼堂出来的,卖报纸的收入足够让他们以后出去能够养活自己,所以对这份差事十分上心,
见许多人买不到便将沈清远告诉他们的话说了出来。
与此同时,朝中许多大臣也发现这种现象,有的还差人买了一份,看了之后便主动预订了每天的报纸,这报纸里面不仅有朝廷颁布的各项政令,还有军事、商业、农业方面的事情,就连文人作品也有,对他们来说十分新鲜,有不少脑子灵活的已经想到了这报纸的好处,直接定下一年的报纸。
就连皇帝下朝之后也开始看起了报纸,报纸里的题材经过那些报社成员的润笔,变得有趣、引人入胜起来,要不是还有奏折要批皇帝都舍不得放下手中的报纸,没想到这报纸这么有趣,当初宋远道来和他说的时候他觉得对大景朝也有利便准了,如今看来确实不错。
就这样,短短一天,沈清远开的报社便收到了上千份订单,报社算是在京中打响了名声。
沈清远趁热打铁,开始向各地征收稿子,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趣事都收,还有对各项政策的见解分析也可以,并且稿费不低,这让许多读书人都开始心动,要是他们写的东西能够在报纸上发表,那可是扬名的好机会呀!说不定还能被皇上看到,这样一来投稿的人就更多了,沈清远的报社倒是多了不少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