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雷老侠的回忆 > 第161章 万民的愤怒二(第3页)

第161章 万民的愤怒二(第3页)

他们又走回老路,准备大印纸钞,解决国库赤字,治理黄河。

后来,有些人指责元廷不该治河。这种观点过于偏激了。

九十七年里,黄河屡次变道,泛滥成灾。早该治理了。

问题是治河的钱,不该通过滥印纸钞来解决。

通货高度膨胀造成的灾难,比河灾更加猛烈。

在大元宝钞彻底退出市场之前,元帝国确实通过滥印纸钞,又有了财富。

但是,财富不会凭空出现,只会转移。

假设,帝国里流通的纸钞现在只有百万贯,朝廷突然多印了百万贯。

流通的货币增加了一倍,但要交易的货物却没变,这就造成物价上涨一倍。原先要一贯才能买的货物,涨价到了两贯纸钞。

短时间内,朝廷确实是突然有钱了,但天下人的财富却突然缩水了一半。

朝廷印的纸钞越多,天下人的财富就缩水得更厉害。

这既让底层穷人更苦,也严重伤害了地主富商们的利益。

国库没钱,穷人没钱,纸钞攥在谁手里?大部分都在地主富商手里。

朝廷天天在印纸钞,物价天天涨,一部分地主富商很快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个别的地方豪强察觉到天下将乱,便决定起兵反元。

当大富商、大地主开始大力发展私人武装力量时,他们就变成了地方豪强。

元末的起义,是由地方豪强发起,并吸引大量贫民、流民广泛参与的过程。

起义军领袖刘福通、徐寿辉、芝麻李、郭子兴、孙德崖、张士诚、方国珍都是地方豪强。北方后来的大军阀察罕帖木儿、李思齐、张良弼等人也是。

没有钱,没有粮,谁跟你干革命?

倒是朱元璋、陈友谅两人出身平民。他们是通过参加红巾军,立下战功,逐步上升到起义军领袖的地位。

总而言之,元帝国对僧侣太厚,对官吏太宽,对豪强太软,而对底层贫民关注太少。

随着地主富商对农民的盘剥过重,贫富差异越来越大,阶级矛盾逐渐锐化,终于在变钞之后,引发了大起义。

“变钞未久,物价腾踊至逾十倍。及兵兴,所在郡县皆以物贷相贸易,公私所积者皆不行,国用由是大乏。”

一个政权的崩溃,往往是从经济的崩溃开始的。

皇族们生活奢靡,却无力赈灾,僧侣们享有特权,官吏们贪赃枉法,地主们重利盘剥,奸商们哄抬物价。

这一切早就酿成万民的愤怒。

而1350年的那场变钞,终于点燃了熊熊怒火。

元惠宗无法灭火,只好在1368年仓皇北逃。

喜欢雷老侠的回忆()雷老侠的回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