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清穿之家有姝色 > 100110(第9页)

100110(第9页)

“对啊,那炮仗还是咱们老祖宗古时候发明出来的,是用了硫磺、雄黄合硝石烧之而成。”

“火药自然能用在战场上,明朝的时候,他们就发明了火弩流星箭,便是将火药绑在了枪支上,威力已经很大,但是和这种长枪也不能相提并论。”

场上众说纷纭,一直争执了一天,武将们兴奋的都没用晚膳,还有好几个围着那卡宾枪转圈,有些跃跃欲试,不过子弹数量少,他们只能遗憾的搓搓手,按耐住心中的躁动。

还有一些人围着那战舰的模型,他们特地取了放大镜来仔细的琢磨着战舰的构造,时不时便发出一声赞叹。

胤禛一直没有表态,不过他也没有阻止武将们的讨论,将士们仿佛受到了某种鼓励一样,都纷纷献策。

今天下午,和硕慧安公主在武校场上手持西洋枪百米射击的事情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皇宫,仿佛在沉静的湖水中投入了一颗重重地石子,连着好几天,宫中的人都在讨论这件事,小宫女们簇拥着那些亲眼观看过的小太监,听他们绘声绘色、添油加醋的描绘那天的场景,此时小太监们无比的风光,磕着瓜子,喝着宫女姐姐们泡好的茶水,神采飞扬的讲着慧安公主的风姿,得意的仿佛自己就是那场上亲自射击的人一般。

连齐妃和年妃都按耐不住,亲自跑到承乾宫问幼姝那日的场景,她们倒是想抓住珠珠来问一下,不过太后已经先将珠珠扣在了慈宁宫,每天都兴致勃勃地听珠珠讲述她在大不列颠的奇遇。

幼姝只能苦笑,她自己本人也不在场,那就知道“西洋枪有多长?”“兔子死的时候流了多少血?”“场上有没有人害怕的尖叫?”这样的细节呢?

珠珠要亲身测试手枪这件事,她早已知晓,不过没想到会给宫中带来这么大的震动。她虽表面风轻云淡,但是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她也在等着,等着胤禛,等着这位帝王最后的决断,因为这将影响到整个大清的兴败。

三日后,苏培盛前来传话,皇上请淑贵妃去养心殿一趟。

幼姝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了下来,她知道,这是一个好的时机,是她为这场变革添一把火的时候!

养心殿

幼姝进去后,看见仍伏案看折子的胤禛,附身行礼,胤禛叫起后,放下手中的折子看着她。

幼姝看见胤禛嘴上起的两个大燎泡就笑了出来,“看来皇上这些日子过的不太安稳。”

胤禛看她放下从承乾宫带来的一盅苦瓜鲫鱼汤,“你倒是料事如神。”

胤禛叹了一口气,“慧安可是给朕出了一个难题。”

幼姝:“慧安这次闹出不小的风波,想必朝中也议论纷纭,臣妾在后宫之中,是左耳进右耳出,来来回回就是这件事。”

胤禛喝了一口汤,点头道:“不错,连着几日上朝,朝中都是在说这件事,几个大臣们吵来吵去,朕的脑袋都被他们吵得痛,特别是允祯和马佳氏,朕都宣布退朝了,他们还追着朕来说。”

幼姝笑了起来,她倒是头一回看见爱抓着大臣们议论政事的胤禛,反过来被大臣们追着讨论。

胤禛斜她一眼:“想必,你也是主张的吧。”

如今,朝中因为这件事分成了三派,一派是以恒郡王允祯、武将世家马佳氏大人、四阿哥弘昭为主的主张积极借鉴西洋军事一派,一派是以隆科多、三阿哥弘时、六阿哥弘昼及其一众满洲王公们为主的以为西洋小国不足为惧的保守派,剩下的人,如怡亲王胤祥、大学士张廷玉和五阿哥弘历等人,便保持中立,他们观望着帝王的态度,胤禛迟迟不表态,他们也不敢妄自揣测圣意,生怕因此事失了圣心。

幼姝点头,“自然。皇上,火枪和炮弹的威力何须多言,这样厉害的武器,若在敌人手中,会让我们忌惮;但若是在我们手中,忌惮的会是敌人。如今敌有我无,实在是让人心慌!”

胤禛揉了揉额头,他这几日又生出不少的白发,连额间都多了几条皱纹,说的声音都有些沙哑:“不错,那天,慧安确实给朕带来了很大的震撼。这几日朕就寝时,一闭眼就是子弹击穿铠甲和击毙兔子的场面,朕真的不敢想。若有一日,我大清和大不列颠打起仗来,那子弹就会穿过我朝将士的铠甲,射中将士的身体里!我大清,便会溃不成军!”

“故,朕昨日甚至做了噩梦,朕梦见,洋人真的打了过来,他们从南下一直打到了京城,大清的将士竟毫无阻挡之力,大清的皇宫都被洋人占据,他们肆意的屠杀我大清的百姓,毁坏这些宫殿,大清的土地,竟大半沦陷给了洋人。”

幼姝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她激动的几乎要哭出声来,使劲在帕子下面掐住自己的手才没让自己失态,她无从揣测,胤禛到底是被托梦了几百年后鸦片战争的惨象,还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忧虑太深才做的噩梦。不过,这都让从现代穿越过来幼姝,明确知道那一段屈辱历史的任何一位中国人所激动!

她甚至想不顾一切的告诉胤禛,是的!这一切都是真的,这一切都会发生!甚至比你预料的惨烈几十倍!不仅清王朝因此彻底失去统治王朝的地位和权力,整个中国的人民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欺压几十年。这一段黑暗的、悲惨的历史也被永久的留在了历史教科书中,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不能说出口的痛!

胤禛并没有察觉到幼姝的失态,他平静的思索着,诉说着自己的矛盾:“朕一想到这些,便寝食难安,纵然朕即位后,大清无外敌来犯,但朕若袖手旁观,将这些隐患视而不见,将这些难题丢给后人,朕,难道是一位合格的明君吗?朕又对得起天下苍生,对得起朕子孙后代,对得起这把高高在上的龙椅吗?”

“朕怕,朕怕会被后人辱骂,会被子孙后代戳脊梁骨啊。”

幼姝握住他的手:“不会的,皇上勤政,为国计民生兴利除弊,整顿吏治、征战讨伐、摊丁入庙、豁除贱籍,您的功绩天下人会看到,后人也会尊您是位英明的君主。”

固然,雍正一生也犯下很多错误,他严格海禁、重农轻商、文化专制。这些,有他个性所致,有些是因为他作为帝王的骄傲与刚愎自用、谨慎与多思多虑所致,有些是时代的局限性让他做出了不利于后世发展的决策。不过,他仍然是一位少有的勤劳不怠、勇于革新、务实爱民的明君。

胤禛的手心微微有些出汗,他的眼中细看有些红血丝,想必这些日子也没有休息好,他握紧幼姝的手,“朕,确实动了心思。朕虽不会主动侵略大不列颠,但是对大不列颠却不能不防。但是,就如隆科多他们所说,如今国库并不充盈,若是拿出一大笔钱来进购枪支炮弹,朝廷并不能负担得起,而且,也会让朝中人心惶惶,好不容易太平了这些年,他们会以为要再起战乱。”

“这是其一,其二,朕确实忌惮着洋人,朕早已下令不许中国商人出洋贸易,设置种种障碍,并声言‘海禁宁严毋宽,余无善策’。后来,虽然在沿海各省的再三要求下,稍稍放宽海禁,但仍加以种种限制。尤其对久住外国的华侨商贩和劳工,朕已明示‘逾期不归,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不许其复回内地’。”

“虽然朕后来考虑到闽福百姓生计困难,同意适当开禁;雍正二年的时候降旨准广东人移民台湾。但仍不允洋人来我大清陆地中。”

“只要朕决议采买西洋之物,就宛如开了一个口子,海禁一策日后还如何实行?朕岂不是给自己脸上打了一巴掌?皇帝下令,又岂能朝令夕改。”

“其三,若是放开以后,那洋人能来我朝,是否允许我大清子民也自由去到海外呢?若是允许了,若是大清百姓都纷纷外迁,岂非都成了西洋人?无子民何以立朝?”

幼姝没想到,胤禛竟想了这么深这么远,她起先还担忧胤禛是怎么想的,可听到这里却是舒了一口气,笃定道:“虽然臣妾听皇上说了这么多困难,可臣妾确信,皇上心中已经决意要引入西洋军事武器了。”

胤禛诧异的看了她一眼,开怀大笑:“不错,知我者,爱妃也。”

胤禛正是已经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掌握并且控制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才会想到行使此事带来的种种困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