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看迷

书看迷>幸好遇见神 > 第357章 石碑刻史(第1页)

第357章 石碑刻史(第1页)

穆萨拉接到的新任务是监视崔浩,并不包括寇谦之。

他心中有些奇怪。

按说,在阴卒司眼里,崔浩比起寇谦之,无足轻重得多。

但上头这么吩咐,他也懒得多想。

反正按指令办事就完了。

这天,他感到平城里有些异样,不少人涌向平城南的官道。

穆萨拉隐身赶过去,见到人们到来后,聚集在一块新劈出的园子里。

园子里整齐排列着许多石碑,形成碑林景观。

人们读着石碑上的文字,指指点点、评头品足。

甚至有些人并不识字,跟着凑热闹,拾人牙慧,人云亦云。

穆萨拉花了点时间才弄明白:原来这正是司徒崔浩主持编纂的魏国“国史”碑刻,和崔司徒独自撰写的“五经注”碑刻。

崔司徒编纂“国史”,是魏国皇帝拓跋焘亲自下的指令。

皇帝还指派了中书侍郎高允协助他。

这事开始有十年时间了。但知道的人并不多。

关心这事的,以朝中鲜卑族官僚为主。

崔浩编纂国史的同时,也没中断撰写“五经注”。

他从年轻时就开始干这事了。与他圈子稍有交集的人都听说过。

穆萨拉觉得,崔浩快70岁的人了,一生风光无限。编个史、注个经,干嘛要整出这么大动静?

这多少有些沽名钓誉味道。

临到头安享晚年、悄悄谢幕,不是很好吗?!

在胡、汉矛盾无法抹平的世道中,崔浩搞出这般架势,势必会招来鲜卑人讥讽、谗言。

想到莫严师兄特意交代过:对崔浩的一举一动,务必盯紧。

穆萨拉不敢懈怠,就在城南隐身驻扎下来,在崔宅和碑林间来回观察。

此时的魏国皇帝拓跋焘,却不在平城。

他收到密报:宋国皇帝刘义隆正在筹备北伐。可能有魏国汉人高官作内应。候官(特务机构)在河北郡内抓到了南朝奸细。太守柳元世有嫌疑。

于是,他心血来潮,假装出外狩猎,率领十万大军,分三个梯次,南下越境,想试探一下宋国虚实。

魏国大军兵强马壮,一路扫荡而下。

先是踏入南顿郡(后世项城),太守刘琨率众弃城逃走。

魏军接着杀向颍川郡(后世禹州),太守郑道引与刘琨一样,弃城望风而逃。

大军杀向豫州刺史部首府悬觚城(后世驻马店),在这里碰到了一个狠人:陈宪。

悬觚城是豫州刺史部首府兼汝南郡城。是一座大城、重镇。

豫州刺史乃皇帝四子、南平王刘铄。

按刘宋朝习惯做法,已成年的皇子必定身兼数职。

十九岁的刘铄自然也兼职太多。此时的他正带着汝南郡太守驻守寿春。

陈宪是南平王府副参军。

副参军听起来官职不高。其实,刘宋朝皇子府参军、副参军,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相当于正、副参谋长,掌握着王府军队调度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