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隆:“江夏王,卿弟意思呢?”
刘义恭就站在皇帝对面。
他拱手笑道:“回皇上,若陛下心中已算计妥当,臣弟愿代陛下出征,赴前线去督战诸将。请陛下恩准。”
“好。不愧是朕的肱骨大臣。”刘义隆大喜:“朕准了。”
刘义恭上前一步,抱拳躬身道:“臣弟多谢皇上!”
刘义隆又看看其他几位皇子。
他们纷纷抱拳弯腰,先后表态:“儿臣听从父皇号令。”
刘义隆满意点点头。
随即,他从龙椅上站起,沉声道:“众人听令!”
所有人立即抱拳,齐声道:“微臣在!”
刘义隆:“此次北伐,朕意已决,无需再议。现在,朕宣布任命书和行动计划。”
众人挺胸,齐声道“喏!”
“北伐大将军、大司马,江夏王刘义恭。持节前线,有便宜赏杀之权。”
“东路军总都督,武陵王刘骏。领军统帅辅国将军萧斌。王玄谟升宁朔将军担任先锋、沈庆之为副将。”
“东路军战船一万艘,将士20万,由徐州入黄河,先攻碻磝,再沿黄河向西推进。”
“中路军总都督,南平王刘铄。先锋臧质、副将王方回、刘康祖。领步骑十万,进攻许昌、洛阳。”
“西路军总都督,广陵王刘诞。先锋柳元景,副将鲁方平、薛安都。率五万大军出襄阳,攻打弘农,剑指长安。”
“另外,梁、南北秦三州刺史、宁远将军刘秀之率本部3万兵马,自秦梁袭扰汧陇,配合进攻。”
“全体将士,务必同仇敌忾、上下协力,击溃魏军!”
最后一句,刘义隆有些歇斯底里。
“臣弟遵令。”
“儿臣遵旨。”
“微臣遵旨。”
所有人都大声喊道。
皇帝不要太监宣诏,而是亲自当面口谕。
众人既感热血沸腾,也觉得压力山大。
……
刘宋皇帝御前会议,所谓“商议北伐”,其实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刘义隆早就与亲弟弟、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密议了几次,拿定了主意:举全国之力北伐魏国。
御前会议上,皇帝公布的“三路出击、一路袭扰”方案,也是两兄弟商定的结果。
会议结束后,刘宋全国立即进入备战状态。
现在是五月,七月雨季开始后,河水暴涨,各航道通航能力大增,是一年中运输军队、武器、粮草供给等人员物资的最佳时机。
南北朝混战到如今,变成宋、魏两国对峙。它们都想吞并对方,却都不敢轻举妄动。
这是因为两国各有优势、劣势。